[发明专利]换能器外壳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17505.7 | 申请日: | 2007-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4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尼科尔斯;迈克尔·D·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28 | 分类号: | H04R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能器 外壳 | ||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换能器的频率响应可以通过将换能器连接至具有开口的外壳来 改进。该开口的外壳称作低音反射外壳。开口限定了大量空气并且 外壳体积限定了该体积中空气的顺应性。开口中的大量空气将在由 换能器的锥的位移激发时与外壳体积内的空气顺应性谐振。开口外 壳可以通过考虑外壳空气的体积以及包含在开口横截面积以及长度 中的空气量来调谐。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在换能器的外壳中实现本发明。该外壳包括限 定孔的前部。尾部限定体积。前部和后部形成部件。隔板(baffle) 位于孔的外围的内部从而在隔板和部件之间形成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开口完全环绕隔板的外围。在另一个实施 方式中,开口至少部分地环绕隔板的外围。开口可以成喇叭口状。 开口的横截面积可以沿着开口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改变以产生喇叭 口。喇叭口可以通过沿着隔板的深度改变隔板的直径来形成。喇叭 口可以通过沿着相邻于隔板的长度改变部件的直径来形成。开口的 横截面积可以沿着开口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平滑地改变或连续地变 细。外壳还可以包括围绕隔板外围布置的多个开口。在一个配置中, 多个开口中的两个或多个具有不相等的横截面积。
外壳的尾部基本上可以是碗状。外壳的尾部可以从车辆的内部 部件形成。内部部件可以包括门板、行李架、工具面板、仪表盘、 靠背、座位、遮阳板、控制台、头枕、顶蓬内衬、货物区内衬或立 柱装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尾部使用无缝构造制造。一体化部件 可以由集成在一起的多个部分制造。
换能器框可以由隔板形成。换能器框可以由塑料材料制造。外 壳的前部可以由塑料材料制造。外壳的框和/或前部也可以由金属、 复合或环氧基树脂制造。换能器可以机械地连接至该框。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在用于车辆的换能器组件中实现。该换 能器组件包括由车辆的内部部件形成的外壳。该外壳包括限定孔的 前部和限定体积的尾部。前部和尾部形成一体化部件。一体化部件 可以由集成在一起的多个部分制造。隔板位于孔外围的内部从而形 成隔板和外壳之间的开口。换能器机械地连接至隔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开口完全围绕隔板的外围。在另一个实施 方式中,开口部分地环绕隔板的外围。开口可以呈喇叭口状。开口 的横截面积可以沿着开口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改变以产生至少一个 喇叭口。喇叭口可以通过沿着隔板的深度改变隔板的直径来形成。 喇叭口可以通过沿着相邻于隔板的长度改变外壳的直径来形成。开 口的横截面积可以沿着开口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平滑地改变或连续地 变细。
外壳可以包括围绕隔板外围布置的多个开口。两个或多个开口 具有不相等的横截面积。
外壳的尾部基本上可以是碗状。外壳的尾部可以从车辆的内部 部件形成。内部部件可以包括门板、行李架、工具面板、仪表盘、 靠背、座位、遮阳板、控制台、头枕、顶蓬内衬、货物区内衬或立 柱装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部部件使用无缝构造制造。
换能器框可以由隔板形成。换能器框可以由塑料材料制造。外 壳的前部可以由塑料材料制造。外壳的框和/或前部也可以由金属、 或环氧基树脂制造。隔板可以与外壳一体化。
在另一方面,以用于在车辆中装配外壳的方法实现本发明。该 方法包括从车辆的内部部件形成外壳。该外壳包括限定孔的前部和 限定体积的尾部。前部和尾部形成一体化部件。该方法还包括将隔 板机械地连接至外壳。隔板位于孔的外围内,从而在隔板和外壳之 间形成开口。将换能器机械地连接至隔板。开口可以呈喇叭口状。 开口的横截面积可以沿着开口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改变以产生至少 一个喇叭口。喇叭口可以通过沿着隔板的深度改变隔板的直径来形 成。喇叭口可以通过沿着相邻于隔板的长度改变外壳的直径来形成。 开口的横截面积可以沿着开口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平滑地改变或连续 地变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无缝构造形成外壳的尾部。内部部件 由多个部件形成。该方法还包括从隔板形成换能器框。该方法还包 括形成围绕隔板的外围边缘的多个开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部 部件可以包括门板、行李架、工具面板、仪表盘、靠背、座位、遮 阳板、控制台、头枕、顶蓬内衬、货物区内衬或立柱装饰。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在用于车辆的外壳中实现。该外壳包括 限定用于接纳隔板的孔的前部。尾部限定体积。前部和尾部由车辆 的内部部件形成。隔板通过内部部件产生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斯有限公司,未经伯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7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