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传输模块、连接部件以及具有光传输模块的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13147.2 | 申请日: | 2007-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1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纯一;佐野彰彦;奥野敏明;石田庆久;榎并显;鲛岛裕;安田成留;细川速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H01S5/022;H01L31/0232;H01R1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模块 连接 部件 以及 有光 电子设备 | ||
1.一种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将第1基板和第2基板电连接,该第 1基板搭载有: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者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元 件,以及光传输路上的包含光信号的射入射出口的至少一个端部,该光 传输路通过与该光元件光学耦合来传输光信号,该连接部件的特征在于,
该连接部件具有:保持上述第1基板的具有弹性的保持部;以及与 上述第2基板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保持部在与上述第1基板相连接的连接位置具有电极,并通过 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电极的连接来保持上述第1基板;
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第1基板中的与相对于跟上述连接部连接的上 述第2基板面的面相交方向的面;
该连接部件具有至少一对上述保持部,上述一对保持部向上述第1 基板提供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保持该第1基板,
所述第1基板和从该第1基板立起的侧壁形成为凹部状的封装件, 以将所述光元件和所述光传输路容纳在该封装件的内部,
所述保持部具有电气配线,该电气配线是相互朝相对的方向实施作 用力的弹簧结构,
所述封装件通过插入到相对的保持部之间来固定在所述第2基板 上,从而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设置 在上述第2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形成 为凹部状以用于容纳上述第1基板,
上述保持部设置在上述连接部的凹部中的面临内部空间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具有 与上述第2基板电连接的电极销。
5.一种光传输模块,该光传输模块具有: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或 者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元件,与该光元件光学耦合来传输光信号 的光传输路,以及容纳上述光元件和该光传输路上的包含光信号的射入 射出口的至少一个端部的第1基板,该光传输模块与第2基板电连接, 该光传输模块的特征在于,
该光传输模块还具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具有:保持上述第1基 板的具有弹性的保持部;以及与上述第2基板连接的连接部,
上述保持部在与上述第1基板的连接位置具有电极,
上述第1基板通过上述电极和上述连接部与上述第2基板电连接,
所述第1基板和从该第1基板立起的侧壁形成为凹部状的封装件, 以将所述光元件和所述光传输路容纳在该封装件的内部,
所述保持部具有电气配线,该电气配线是相互朝相对的方向实施作 用力的弹簧结构,
所述封装件通过插入到相对的保持部之间来固定在所述第2基板 上,从而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不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设 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基 板上设置有相互面对的至少一对侧壁,并且在该侧壁之间搭载上述光传 输路和上述光元件,
上述连接部件具有至少一对上述保持部,
上述一对保持部向上述一对侧壁的各方施加互为相反方向的作用力 以保持上述第1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板 具有:用于搭载上述光传输路和上述光元件的底板;从上述底板立起以 夹入上述光传输路和上述光元件的至少一对侧壁;以及经由设置在上述 侧壁上的电气配线通过钎焊与所述封装件连接的第3基板,
上述连接部件具有至少一对上述保持部,
上述一对保持部向上述一对侧壁的各方施加互为相反方向的作用力 以保持上述第1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侧 壁之间搭载有上述光元件和上述光传输路上的包含光信号的射入射出口 的至少一个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对上述保持部以相互面对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31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