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氨水吸收制冷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307162.5 | 申请日: | 200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马爱华;张国强;周西文;谈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15/04 | 分类号: | F25B15/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冷冻 冷藏 高效 氨水 吸收 制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氨水吸收制冷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加工技术发展,冷冻冷藏用制冷机在食品加工、制药、生物和化工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现有冷冻冷藏技术所需低温环境主要是通过电驱动蒸汽压缩制冷机来获得的,因而无法利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或废热。尤其,随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地球环境不断恶化,采用CFC、HCFC、HFC类工质蒸汽压缩制冷机的使用已受到越来越多限制,而以溴化锂溶液或氨水为工质对的吸收制冷机却受到更多重视。吸收制冷机可实现对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或余热、废热等低品位能源有效利用,所使用制冷工质氨或水是对环境友好的优良自然工质,具有节能和环保优点。溴化锂溶液吸收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在0℃以上,只能用于空调领域,而氨水吸收制冷机的制冷温度较低时,效率急剧下降,比如制冷温度在-25℃时COP约为0.3。因现有吸收制冷机在较低制冷温度下难以获得较好节能效果和较高效率大大限制其在冷冻冷藏领域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氨水吸收制冷机,该制冷机不仅利用浓溶液回收精馏热和吸收热,而且可利用潜热将冷量储存起来,在较低制冷温度时可获得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措施:高温发生器设有高温加热器、填料层和高温溶液换热器,中低温发生器设有中低温加热器、填料层和中低温溶液换热器,精馏器设有填料层和换热器;高温发生器共有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高温发生器内高温溶液换热器,另外两个接口与中低温发生器连接;中低温发生器顶部设三个接口,其中两个接口与精馏器相连,另一个接口连接到中温吸收器内换热器,中低温发生器内中低温溶液换热器两端分别高温发生器1内高温溶液换热器与节流阀相连接;精馏器内换热器一端接口与溶液泵出口连接,另一端分为并联两支,一支连接到精馏器,另一支与中温吸收器内换热器连接,精馏器顶部接口连接到冷凝器,冷凝器出口与液氨储罐相连接;回热器共四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到液氨储罐,另外三个接口分别与节流部件入口端接口、蒸发器出口端接口和低温吸收器相连接,节流部件出口端接口连接到蒸发器入口端接口;低温吸收器底部出口与溶液储罐相连接,溶液储罐连接到溶液泵的吸入口处,溶液泵出口处还连接到低温吸收器顶部的其中一个接口,低温吸收器顶部共两个接口,分别与中温吸收器底部两个接口连接,中温吸收器顶端接口连接到节流阀出口端。液氨储罐内液氨流量大小由控制阀和节流部件调节控制。溶液储罐内溶液流量大小由控制阀调节控制。
高温发生器所需加热量包括电能、燃气、高温蒸汽、热水;中低温发生器所需加热量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余热、沼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低谷低价电能,具有高效节能、潜热储能和低运行费用等优点。依靠浓溶液回收全部精馏热和部分吸收热,在蒸发温度-25℃制冷机COP可达到0.7以上。中低温发生器可有效利用太阳能、地热、余热或废热,高温发生器出口的高温稀溶液的热能通过高温溶液换热器和中低温溶液换热器获得最大限度回收,低温吸收器出口的稀溶液先后回收精馏热和吸收热,大大节省发生器所需的加热量,节能效果显著。仅通过液氨储罐和溶液储罐可将低谷时段电能转化为冷量储存起来在电力峰值时使用,将大大降低运行费用,也可将太阳能、地热、余热或废热等转化为冷量储存起来,潜热储能避免冷量损失,有利于保证制冷机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于冷冻冷藏的高效氨水吸收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温发生器,2、中低温发生器,3、精馏器,4、冷凝器,5、液氨储罐,6、回热器,7、节流部件,8、蒸发器,9、低温吸收器,10、中温吸收器,11、节流阀,12、溶液储罐,13、溶液泵,14、高温加热器,15、高温溶液换热器,16、中低温加热器,17、中低温溶液换热器,18、换热器,19、换热器,20、换热器,21、填料层,22、填料层,23、填料层,24、25、26、27、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7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