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手术四肢约束垫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303096.4 | 申请日: | 2007-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4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兰;舒玉兰;林武芳;刘慧珍;康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月兰 |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3800江西省万安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手术 四肢 约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设施,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儿手术时固定小儿四肢的约束垫。
背景技术
在给患儿做手术时,几乎所有的患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作现象,尤其是婴幼儿不合作现象更甚。因此,在给小儿进行手术时,对小儿的四肢给予保护性约束一直是手术室的护士和麻醉医生所要解决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国内的小儿手术,对患儿进行四肢约束的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大”字型木板或托板的方式进行约束,从长期的临床实践来看,传统的约束方式存在不少的题,比如,采用“大”字型木板对手术患儿的四肢约束时除了在操作上比较繁琐外,当患儿是婴儿时,由于婴儿个体小,而“大”字型木板较大,肢体达不到“大”字型木板的长度和宽度,从而给肢体约束带来较大的困难,甚至达不到约束的目的,而用于幼儿的约束,则使其四肢过度外展,易造成患儿肢体不适,甚至出现损伤;若是采用托木板约束时,固定带捆绑过紧易造成皮肤勒伤,甚至影响患儿肢体未稍循环,固定带捆绑过松,则肢体容易脱胎换骨出,从而达不到对患儿肢体约束的目的。同时,现有的固定方式,患难儿肢体基本上是裸露在外,其肢体能与金属手术床或托木板产生直接接触,随着高频电刀使用的普及,当医生使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时,存在容易灼伤患儿皮肤的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给小儿做手术时,能使患儿体位舒适,肢体约束效果好,且对使用高频电刀有较好防护电灼伤的小儿手术四肢约束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小儿手术四肢约束垫,是由上垫片和下垫片组成;上垫片是由左裹手片、上身垫片、右裹手片连接成一体;下垫片是由左裹腿片、下身垫片、右裹腿片连接成一体;左、右裹手片正面设置有手腕系带;上身垫片的正面设置有左上、下系带和右上、下系带;左、右裹手片的反面也设置有左上、下系带和右上、下系带;下身垫片的正面设置有系带环扣;下身片的反面也设置有左上、下和右上、下系带。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特征:
在上垫片与下垫片之间设置有具有伸缩性的连接带;
在下身垫片的正面设置有左、右两条搭扣,在左、右裹腿片的反面各设置有相对应的搭扣;
上垫片为倒梯形,上身垫片为一至二层,左、右裹手片为二至四层;
下身垫片为梯形,下身垫片为一至二层,左、右裹腿片为二至四层;
左、右裹腿片的内层铺有保暖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小儿手术时的四肢采用垫片包裹再加系带捆扎式的约束方法,使四肢得以保护性的约束,其四肢难以脱出、屈曲,可让患儿肢体在包裹内有一定的可动性,又不至于因捆扎过紧而造成副损伤;同时,裹手片和裹腿片设置成多层或加厚并采用包裹式的约束四肢,使其四肢不与金属手术床直接接触,可避免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电灼伤,安全性高;在上、下垫片之间设置有可伸缩性的两根连接带,可使上、下垫片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形成可调式,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儿手术时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注为:1为上垫片,2为下垫片,3为上、下垫片的连接带,101为上身垫片,102为左裹手片,103为右裹手片,104为左手腕系带,105为右手腕系带,106为上垫片正面左上系带,107为上垫片正面左下系带,108为上垫片正面右上系带,109为上垫片正面右下系带,110为上垫片反面左上系带,111为上垫片反面左下系带,112为上垫片反面右上系带,113为上垫片反面右下系带,201为下身垫片,202为左裹腿片,203为右裹腿片,204为下垫片的左系带环扣,205为下垫片的右系带环扣,206为下垫片正面的左搭扣,207为下垫片正面的右搭扣,208为下垫片反面的左上系带,209为下垫片反面的左下系带,210为下垫片反面的右上系带,211为下垫片反面的右下系带,212为左裹腿反面的搭扣,213为右裹腿反面的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月兰,未经李月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30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接式硬碟盒结构改良
- 下一篇:两用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