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通讯用双音圈、双磁场震动扬声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1760.0 | 申请日: | 200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正阳 |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明阳;王兵 |
| 地址: | 3141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讯 双音 磁场 震动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属于其它声一机电传感小类,即H04R,特别涉及移动通信终端用的震动器、扬声器合一的器件、部件。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终端为手机、小灵通、无绳电话等,其内无一不具备发声器件作为来电提醒。通常采用动圈式扬声器。它由磁钢、音圈、音膜等零件组成,包括内磁式和外磁式两种。这种扬声器由于体积和功率限制,其频率范围较窄,低音段音质感觉较差。另一种来电提醒,采用震动方式,常以偏心马达产生震动。此时震动器和扬声器分为二个部件,需二个不同的驱动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讯用双音圈、双磁场震动扬声器,它将震动器和扬声器合成一个部件,以同一驱动信号驱动。
公开新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通讯用双音圈、双磁场震动扬声器,至少有底座、磁钢、音圈、磁罩、弹簧板、夹板、音膜和接线板及其引线等部件组成:
所述磁钢、夹板、磁罩同轴线固定在弹簧板上,弹簧板的边缘同心固定在底座内壁台肩上;
磁罩的下方,同轴线固定有由环形夹板夹住并且固定的环形磁钢,环形夹板的外周固定有质量环;
固定于底座底面的震动线圈,同轴线位于环形磁钢和磁罩构成的磁路之中。
按该方案试制的样品,震动器、扬声器两者合一,节省了空间。以同一信号作为驱动,减少了信号源主板的设计、制造难度,降低了成本。此设计的磁路结构,同时能改良扬声器系统的低音段音质。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接线板 2、面盖 3、音膜 4、夹板 5、磁钢 6、音圈 7、磁罩 8、弹簧板 9、引线 10、底座 11、质量环 12、环形夹板 13、震动线圈 14、环形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移动通讯用双音圈、双磁场震动扬声器,至少有底座10、磁钢5、音圈6、磁罩7、弹簧板8、夹板4、音膜3和引线9及其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钢5、夹板4、磁罩7同轴线固定在弹簧板8上,弹簧板8的边缘同心固定在底座10内壁台肩上;
磁罩7的下方,同轴线固定有由环形夹板12夹住并且固定的环形磁钢14,环形夹板12的外周固定有质量环11;
固定于底座10底面的震动线圈13,同轴线位于环形磁钢14和磁罩7构成的磁路之中。
接线板1有接点,分别连有音圈6、震动线圈13导线的头和尾及其引线9。
底座10上口有带孔面盖2,底座10底面有孔。
根据内磁、外磁扬声器两种结构,上述扬声器和震动器结构可以互换,但要注意震动线圈13不运动,夹板4、磁钢5、磁罩7、质量环11、环形夹板12、环形磁钢14所组成的磁路可随震动线圈13或音圈6所产生的作用力动作。这种结构互换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不必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正阳,未经凌正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