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散热模块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7932.9 | 申请日: | 200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2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英宏;萧锦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通科技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1V29/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散热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散热模块结构,其可藉由锻造镁合金材料制成结构复杂的散热模块,且在内部接触面又相溶紧接设一高导热金属,使可快速吸收发热源传至外部镁合金壳体以加快散热,而且其制成品并因压力使结构分子内聚更为紧密,故让表面可方便电镀加工。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灯具内部不是使用灯泡就是灯管,其使用上存有耗电浪费资源较不环保的问题,且也容易发热导致环境温度跟着升高,同时还会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居家常用的日光灯更有振荡闪烁不定造成眼睛伤害的缺点。
新一代环保主流产品发光组件中LED的寿命,至少比目前的照明系统长数倍,LED不含汞对环境无害而且功耗更低,未来将可取代灯管成为最佳的照明灯源,但因为LED发光是单向性,故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以多颗多角度分布聚合一起来达成,如此不但会增加成本,且使用时也会产生发热的问题,而影响其亮度及使用寿命。
为了克服发热的问题,现有的常见的设计是使用铝合金将灯壳外表直接就设成一散热器,以散热片来增加散热效果,但其所能达到的散热效果仍然有限,未臻理想。目前,虽然别的电子产品领域已有使用复合式金属来制成散热器,譬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63846号专利一种复合式散热构件即为一代表例,但在LED灯壳上却从未见使用。
而且市面上的多种已知复合式散热构件,随其用途外观造形或许各自不同,但直到目前其内部所采用的散热体大都以铝,而其热传导体则都是选用铜来制成,主要是因铜金属为优良导热体但散热性相对慢,而铝金属导热较铜慢,在散热性相对较铜快,基于此故有铜铝结合材散热体产品,但所结合的产品真正能产生的散热效果,及对电磁波屏蔽还不是最理想。
在轻金属中镁合金与铝合金相较具有强度/重量比佳、刚性佳、耐冲击、耐磨、可回收、电磁波屏蔽佳等之优点,故目前虽有人尝试用镁合金来制造的散热构件,但其制造技术大多仍以压铸及半固态射出来成型,镁的流动性较差,使得压铸制程对于厚度越薄之工件成型难度越高,产品不良率亦相对提升;例如会有热裂、氧化、流纹、强度不足,以及顶出变形的问题发生,且紧密度不足也相对影响其整体散热效能。
而且,因为镁金属是近十几年才广范研究应用的新材质,不像铝金属有几百年历史,故过去一直以来业界因对其属性均不了解,不但制程上较困难,且加工过程又害怕可能产生燃烧或爆炸,所以如果单纯想要用已知工法来制成镁复合式散热构件,几乎为不可能的事。因为镁金属是具高危险性的金属易与氧反应,在高温熔汤状态下与氧接触容易燃烧,同时遇水会产生氢气,使燃烧加剧甚至爆炸,故其复合制造更形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人经不断实验后竟发现冲锻过的镁合金工件,当其受力内部晶相组织经改变后,退温效果远比铝合金工件还快,即其材料经由锻造压缩后,所得到均匀及紧密的晶相组织会提高传热及散热的效果。于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散热模块结构,其可藉由锻造镁合金材料制成结构复杂的散热模块,且在内部接触面又相溶紧接设一高导热金属,使可快速吸收发热源传至外部镁合金壳体以加快散热,而且其制成品并因压力使结构分子内聚更为紧密,故让表面可方便电镀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散热模块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其特点是:还包括一接触面,所述壳体边上圈设有侧壁,而内部具有一凹容间,该壳体由镁合金材料冲锻而成,该接触面由高导热金属制成且相溶接设于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散热模块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其特点是:还包括一接触面,所述壳体边上圈设有侧壁,而内部具有一凹容间,于壳体的侧壁外部设有数鳍片,而壳体下方设有肋骨,该接触面由高导热金属冲锻而相溶接设于凹容间内;该壳体的侧壁、外部鳍片、凹容间、及肋骨由锭状的镁合金材料冲锻而成。
藉此,以锻造镁合金材料能制成结构复杂的散热模块,其内部利用高导热金属所构成的接触面可快速吸收发热源,传至外部镁合金壳体以加快散热,且其制成品因压力使结构分子内聚更为紧密,使表面可方便进行电镀加工。
为使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其它特点,兹举本实用新型较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散热模块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通科技金属有限公司,未经锦通科技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触点开关
- 下一篇:钳头可摆动的接地线夹操作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