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通信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75382.7 | 申请日: | 2007-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3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玉谦 |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称作网线、五类线、超五类线以及六类线的数字通信用电缆。
背景技术
一般所用的数字通信纯铜电缆,在生产时铜的用量都会很大,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标准YD/T1019—2001标准要求。采用这样的方式,就会浪费大量的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重要设计一种数字型通信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字通信电缆;使用该电缆能解决现有浪费铜材料的问题,而且能达到标准YD/T1019—2001标准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导线、绝缘层、护套;所述铜包钢导线外包裹绝缘层,该绝缘层外包裹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为铜包钢导线或铜包铁导线。以下用铜包钢为例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铜包钢或铁导线是外层为铜,内层为钢或铁;所述铜包钢或铁导线中的含铜重量在5%~40%之间,所述铜包钢或铁导线的直径在0.48mm~0.6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铜包钢或铁导线为8根~200根。其8根~200根导线中也可以部份为铜包钢导体部份为全铜导体。也可全部为铜包钢导体。导体的表面也可设有镀锡保护层以提高导体的防潮性能。
进一步地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有屏蔽层的铜包钢数字通信电缆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数字电缆属高频信号,只在导体的外围表面传输,用铜包钢导线代替全铜导线,也能达到标准YD/T1019—2001的标准要求,大大地节约了铜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铜包钢导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铜包钢导线1、绝缘层2、护套3;所述铜包钢导线1外包裹绝缘层2,该绝缘层2外包裹护套3;
参见图2所示,所述铜包钢导线1是外层为铜10,内层为钢11;所述铜包钢导线中的含铜重量为5%,所述铜包钢导线的直径为0.6mm。所述铜包钢导线为8根。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铜包钢导线中的含铜重量为40%,所述铜包钢导线的直径为0.48mm。所述铜包钢导线为200根。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铜包钢导线中的含铜重量为20%,所述铜包钢导线的直径为0.54mm。所述铜包钢导线为32根。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玉谦,未经梁玉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