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相电机保护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57262.4 | 申请日: | 2007-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本;刘翊;周承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本 |
| 主分类号: | H02H7/085 | 分类号: | H02H7/085;H02H7/09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翠荣 |
| 地址: | 264200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相 电机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保护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单相电机保护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目前使用的单相电机保护器,一般包括盒底、盒盖、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若干连线,保护控制电机反转时,还要增加接触器等电气元件,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成本高。而且热继电器内部结构包含有机械杠杆等组成,由于有间隙和精度的原因,造成动作不灵敏,所以在线路电压不稳与操作使用不当时,常常不能起有效的保护作用。有时热继电器控制不到主线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紧凑、合理,使用方便,实现电机欠压或失压、过载、短路保护,安全可靠的单相电机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相电机保护器,其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的接触器KM、起停按钮、急停按钮,其特征是:箱体内还设有断路器DZ和过载保护器FR,电源接入断路器DZ的输入端,断路器DZ输出端的一个触点与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相连接,另一个触点与过载保护器FR一极相连,过载保护器FR另一极与接触器KM线圈一端及一常开触点相连接,接触器KM线圈串接在起动按钮SB3、停止按钮SB2、急停按钮SB1、断路器DZ的一个触点形成的控制回路中,实现接触器触点的通断控制,接触器KM常开触点与电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箱体上还安装有一船型开关SA,其中间两接线端子分别与接触器KM的两个常开触点相连,两端的四接线端子交叉连接,最终连接到电机副绕组上。扳动船型开关SA,中间两接线端子与交叉的四个接线端子中的两极相通,实现电机正反转。
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增设断路器DZ和过载保护器FR,其灵敏度高、可靠性好、成本低,与接触器、断路器等配合,可达到电机欠压或失压、过载、短路保护的目的,主辅线路同时得到安全控制。同时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装配和维修方便。增设一船型开关SA,可实现电机正反转转换。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构造紧凑、合理,能实现电机欠压或失压、过载、短路保护和电机正反转控制,避免过去热继电器控制不到主线路的弊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中1.箱体底,2.箱体盖,3.起停按钮,4.断路器DZ,5.接触器KM,6.急停按钮,7.船型开关SA,8.拉不脱接线柱,9.过载保护器FR。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单相电机保护器,其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的接触器KM(5)、断路器DZ(4)及起停按钮(3)、急停按钮(6)、过载保护器FR(9)。箱体包括箱体底(1)和箱体盖(2)。在电气箱箱体底(1)上设有卡轨,接触器KM(5),断路器DZ(4)等安装固定在卡轨上。起停按钮(3)包括起动按钮SB3、停止按钮SB2,其和急停按钮SB1(6)安装在箱体上。可以根据设备情况设置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上述所说的接触器KM(5)、断路器DZ(4)及起停按钮(3)、急停按钮(6)都是市购部件,属于成熟已知技术,不在详述。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还设有过载保护器FR(9),过载保护器FR(9)固定在箱体上,其灵敏度高、可靠性好、成本低,与接触器KM(5)、断路器DZ(4)等配合,可达到电机欠压或失压、过载、短路保护的目的。过载保护器FR也是市购部件,属于成熟已知技术。
箱体中各组成部件的电气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具体连接关系是:电源接入断路器DZ的输入端,断路器DZ输出端的一个触点与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相连接,另一个触点与过载保护器FR一极相连,过载保护器FR另一极与接触器KM线圈一端及一常开触点相连接,接触器KM线圈串接在起动按钮SB3、停止按钮SB2、急停按钮SB1、断路器DZ的一个触点形成的控制回路中,实现接触器触点的通断控制,接触器KM常开触点通过拉不脱接线柱(8)与电机M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本,未经刘新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57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综合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源数据转换服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