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气动钻机注油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38637.2 | 申请日: | 2007-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韩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C21/04 | 分类号: | F01C21/04;E21B1/00;B25D17/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1020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气动 钻机 注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钻机,特别涉及手持式气动钻机,具体是一种手持式气动钻机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式气动钻机工作时内部机件需要润滑,目前同类型气动钻机的润滑是用钻机上外挂的独立的注油器来注油润滑,这种外带的注油器由壳体、内部构件和连接管等组成,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另外钻机工作过程中需多次注油润滑,使用很不方便,加大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气动钻机注油装置,通过对钻机手把结构的改进,加装注油机构,实现对钻机的良好润滑。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动钻机的手把,手持式气动钻机的手把是管状结构,在钻机手把内孔的下段制有内螺纹,内螺纹中安装注油组件,注油组件由螺套、注油管座、注油管和套管组成,螺套上制有外螺纹,与钻机手把内螺纹配合,注油管座插入螺套内孔中,注油管座中心为盲孔,盲孔上段装注油管,注油管座上端外部装有套管,钻机手把内孔上端有端盖,钻机手把下部一侧钻有横向小孔,该小孔贯通螺套和注油管座的一半,与注油管座中心盲孔相通,小孔的另一端与钻机进气道联通。
工作原理 卸下注油组件,向手把内孔中加入润滑油,再装上注油组件,打开钻机开关,钻机开始工作,由于手把上的横向小孔与主机进气道相通,当压缩空气进入钻机气动发动机的同时也进入手把内腔,与滑油混合,形成油气混合气,关闭开关,钻机停止工作,外部气源停止供气,此时手把内腔中的油气混合气在剩余气压作用下,经注油管和手把上的横向小孔沿原气路排出而进入钻机机体内的气动发动机,使发动机转动部件得到润滑,这样钻机工作一次,就得到一次润滑,钻机完成一项工作的时间为10-120秒,而注油是工作一次注一次,所以钻机获得可靠的润滑。
有益效果和现有钻机的润滑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独具的优点是:1、注油装置装于手把上,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2、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由于注油装置的进、出气口与主机进气道相通,主机工作的同时,注油装置同步工作,不需另外操作注油装置就使主机发动机得以润滑;3、由于不需停机注油,明显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手持式气动钻机注油装置结构图
图面说明
图中:1-钻机手把 2-注油管 3-套管 4-横向小孔5-螺套 6-注油管座 7-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在手持式气动钻机的手把中加装注油组件,构成钻机的注油装置,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如下:钻机手把1是管状的,在钻机手把1的内孔下端制内螺纹,内螺纹中安装注油组件,注油组件由螺套5、注油管座6、注油管2和套管3构成,螺套5制有外螺纹,与钻机手把1的内螺纹配合,注油管座6插入螺套5的内孔中,二者在螺套5的下端头焊接,注油管座6的下部为手柄,上部中心制有盲孔,盲孔上段制台阶孔,台阶孔中装注油管2,注油管2插入台阶孔后予以焊接,注油管座6上端外部装有套管3,套管3以台阶孔型式套在注油管座6上,端头焊接,钻机手把1内孔上端焊有端盖7。钻机手把1下部一侧钻有横向小孔4,该小孔贯通螺套5和注油管座6的一半,与注油管座6的中心盲孔相通。该小孔另一端与主机压缩空气进气道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水风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振光学调制器
- 下一篇:带至少两个移动存储卡的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