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游泳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5089.X | 申请日: | 2007-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2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云鹤 |
| 主分类号: | E04H4/02 | 分类号: | E04H4/02;E04H4/06;E04H4/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宏祥 |
| 地址: | 300110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游泳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场地,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自然水域建成的游泳场。
背景技术
眼下,许多露天游泳场拥挤不堪,人满为患,原因是可作为游泳场的符合条件的自然水域太少,因为沙质水底和适当的水深是能否作为游泳场的重要条件。许多地方的海洋、湖泊、水库、江河水很深,或者是淤泥底,故那里的人们有水却无法安全游泳。
另外,人们往往在未经改造的海洋、湖泊、水库、江河等自然水域游泳,这是非常危险的。由于水深,易发生溺水事件;或者泳者当脚直接踩进淤泥中时,泥沙中的贝壳、石块、金属碎片、玻璃碴等会使其受伤;尤其是搅起的浊水,会污染水质,危害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环境的不足,提供一种构建成本低、水质无污染、安全、不受水域限制、可方便迁移的游泳场。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游泳场,包括水域层、底层,所述水域层中设置有踏层,所述踏层设置在固定于水底的桩柱上。
所述踏层距离水面0.1-3m。
所述踏层的周边设置有护围。
所述踏层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
所述踏层为刚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项技术方案是:所述水域层中设置有踏层,所述踏层设置在固定于水底的纤绳和与水面浮漂连接的悬挂绳上,所述纤绳的下端设置有锚。
所述踏层距离水面0.1-3m。
所述踏层的周边设置有护围。
所述踏层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
所述踏层为刚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选择海洋、湖泊、水库、江河等水域的边缘,开辟为本发明的游泳场,其资源丰富,可充分扩大自然水域的利用,满足人们的健身娱乐需要。
2.在水域的边缘处设置桩柱,由浅入深,施工方便。
3.在水域较深的地方,采用踏层设置在浮漂下的方案,使之成为一个吊装游泳场,方便拆迁。
4.由于踏层设置于距水面的深度选择在3m以内,可有效地避免因水过深而导致的溺水事故;游泳者不直接踩踏淤泥水底,有效地避免淤泥搅起污染水质,也有效地避免贝壳、玻璃碎片等割伤游泳者;这样,原本不适合作为游泳场的淤泥底水域和深水域亦可开辟为确保安全的游泳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踏层设置在桩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踏层设置在纤绳上并与浮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水域层 2底层 3踏层 4桩柱 5悬挂绳 6浮漂
7护围 8纤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游泳场包括水域层1,所述的水域层1可以是海洋、湖泊、水库、江河等水域,在水域层1的底部为底层2;所述在水域层1中设置有踏层3,所述踏层3可以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如尼龙绳、化纤绳、棕绳等织成的网,也可以是由刚性材料制成的网,如铝材、钢材等金属材料制成的网,所述网绳的直径应大于2毫米,其网孔的孔径应小于4厘米。所述踏层3与固定设置于水底的桩柱4的上端部固接,所述的桩柱4为木桩、钢铁桩或混凝土桩,直接打入到水底层2之下的坚实层中,所述桩柱4数量的多少,可根据游泳场的大小或踏层3的材料来确定,桩柱4的布局可以是2米左右间距的正方形格局桩或其他形式格局的桩;所述踏层3也可以与固定于水底的纤绳8固接,如图2所示,所述纤绳8的下端与锚连接,锚抛入水底,牢牢的扎入泥中,达到固定踏层的目的。为了增加踏层3在水中的漂浮力,可在踏层3的上方,横向或纵向及周边连接一定数量的浮漂6,例如周边和泳道方向同时设置浮漂6,浮漂6也可设置为十字形、回字形、田字形等形式,使踏层3上方形成一个稳固、活动的吊装游泳场。所述浮漂6可以是木制、铁皮制、橡胶制或塑料制的中空结构状的桶式、圆球式、以及卡通人形、动物形、果品形、蔬菜形或植物形等,既具有漂浮功能、又具有娱乐、美化环境的功能;当海洋、湖泊、水库、江河等水域的边缘是由浅入深的坡形底时,踏层3可根据需要随其坡度设置为距离水面从0.1m至-3m深;当海洋、湖泊、水库、江河等水域的边缘是较深的区域时,可直接将踏层3设置为1m、1.5m、2.0m、2.5m或3m等;为了确保泳者的安全,防止泳者游出无踏层3的水域,所述在踏层3的周边还可以设置有护围7,护围7的上端要高出水面,最好在上端还设置警示物,以提示泳者,保证泳者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云鹤,未经吴云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