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液、气缸隔套限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5823.4 | 申请日: | 200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斌;刘建魁;许家勤;兰金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三八八厂 |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气缸 限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液、气缸隔套限定装置,尤其是长行程液、气缸的隔套限位,属于液、气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行程液(气)缸中,由于安装方式及负载的导向条件,可能使活塞杆的导向套(环)受到过大的侧向力而导致严重磨损,因此在长行程液(气)缸内须在活塞与有杆侧端盖之间安装一个中隔套,使活塞杆在全部外伸时仍有足够的支撑长度;有时为调节液(气)缸行程,也在活塞与有杆侧端盖之间安装一个隔套。
现有隔套限位主要采用:(一)、在活塞杆上加工隔套限位台阶。这种限位方式增加了活塞杆的加工精度,加工费时费力;限位台阶的加工还会降低活塞杆的刚度。(二)、采用紧定螺钉来限位。由于活塞杆外圆经过镀硬铬处理,在活塞杆上配作紧定螺钉孔较难,还会破坏活塞杆精加工表面。(三)、采用隔套与活塞杆外圆紧配合(过渡配合)。这种方式隔套装拆困难,易拉伤活塞杆表面。(四)、在隔套与活塞杆间涂胶。这种方式隔套拆卸困难,固化胶的脱离物易损伤液(气)缸零件。(五)、有设计者将隔套不限位而空套在活塞杆外圆上,导致隔套在液(气)缸内窜动而产生异响,影响液(气)缸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加工方便,不会破坏活塞杆精加工表面,拆卸方便,保障液、气缸正常工作的型液、气缸隔套限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液、气缸隔套限定装置,包括隔套4,隔套4内孔或外圆上设一道或多道凹槽7,凹槽7内安装O型圈3。隔套4内孔与活塞杆5外圆或隔套4外圆与缸体1内孔采用间隙配合,通过O型圈3与活塞杆5外圆或缸体1内孔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液、气缸隔套限定装置,通过在液、气缸隔套内孔或外圆上设一道或多道凹槽,在凹槽内置O型圈,隔套内孔与活塞杆外圆或隔套外圆与缸体内孔采用间隙配合,通过O型圈与活塞杆外圆或缸体内孔紧密接触,从而限定隔套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简便,隔套加工精度降低;活塞杆上省掉了隔套定位轴颈的加工,既减少了加工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又提高了活塞杆的刚度。隔套限位性能可靠,防止了隔套的窜动,确保了液、气缸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一种新型液、气缸隔套限定装置,包括隔套4,隔套4内孔或外圆上设一道或多道凹槽7,凹槽7内安装O型圈3。隔套4内孔与活塞杆5外圆或隔套4外圆与缸体1内孔采用间隙配合,通过O型圈3与活塞杆5外圆或缸体1内孔紧密接触。
从图1中可以看到,隔套4用O型圈3限定在缸体1内,隔套4外圆与缸体1内孔间隙配合,通过O型圈3与缸体1内孔紧密接触而限位。图2是将隔套4用O型圈3限定在活塞杆5上,隔套4内孔与活塞杆5外圆间隙配合,通过O型圈3与活塞杆5外圆紧密接触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三八八厂,未经国营第三八八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