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刹车联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4759.8 | 申请日: | 2007-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0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任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天亮 |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T7/06 |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开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富维 |
| 地址: | 441411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刹车 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尤其是汽车)的油门控制装置与刹车控制装置,具体讲是一种机动车刹车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的油门控制装置和刹车装置均由两个不同的踏板操纵,正常行驶过程中遭遇突发事件时,司机的脚离开油门控制踏板去踩刹车控制踏板时,需要一个反应时间,因而延误了刹车的时间,导致车辆不能及时的制动而酿成事故,更有甚者,有的司机情急之下,把油门踏板错当刹车踏板而误踩,由此酿成更加严重的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人们设计了许多刹车装置,比如:有的将油门控制闸和刹车闸组合成一个装置而由一个踏板控制。一般是踏板绕一根轴转,踩前段控制油门,踩后段则刹车。但采用这种结果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采用这种装置时有时出现死角而使刹车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这种装置改变了传统的机动车油门控制和刹车控制结构,不能被一般的汽车生产厂家所接受,同时,由于司机都习惯了现在的操作方式,使其改变操作方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有的将普通的油门控制装置和刹车装置进行改进,在原油门控制装置的踏板下方脚的位置设置由弹簧支撑的踩板,紧急刹车时靠脚跟的力量使动触片和静触头接触,靠内部的电路作用,启动刹车装置进行刹车。采用这种结构刹车时,脚跟必须放在正确的位置且必须用力作用该装置,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该装置内部结构复杂,容易使构件内部出现故障而导致整个装置失去作用而酿成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可靠避免踩刹车踏板而误踩油门踏板造成的交通事故,又不破坏原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及刹车控制装置等结构,不改变司机常规操作习惯,且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的刹车联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刹车联动装置,由壳体或箱体、轴销,摇臂轴,弹簧,拉杆、挡块、踏板构成,其特征是:由金属板制成刹车联动装置的壳体或箱体,壳体的左上角设为一圆弧形凸角(4),在刹车联动装置壳体的上、下面和一侧面设有长孔槽;在刹车联动装置壳体的右侧设有挡块(11),在挡块上设有螺孔,螺孔内装有螺栓(12);在壳体的前、后金属板上设有三个轴孔,在轴孔内分别设有轴销(7),轴销(5)及轴销(6),联动装置的壳体通过轴销(7)安装在车体上,摇臂杆(8)的下端与齿轮盘(2)连为一体,摇臂杆(9)的一端与齿轮盘(3)连为一体,齿轮盘(2)与齿轮盘(3)分别套装在轴销(5)和轴销(6)上,两者上的轮齿相互啮合;摇臂杆(8)的上端与油门踏板(18)相连接,摇臂杆(9)的下端设有孔(17);拉杆(10)与摇臂杆(9)的下端装有弹簧(14),拉杆(10)的下端还装有弹簧(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联动装置,摇臂杆(8)与齿轮盘(2)分别焊接在套管上,摇臂杆(9)与齿轮盘(3)分别焊接在另一套管上,将焊接在套管上的摇臂杆(8)与齿轮盘(2)装在轴销(5)上,将焊接在套管上的摇臂杆(9)与齿轮盘(3)装在轴销(6)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刹车联动装置,将连为一体的摇臂杆(8)与齿轮盘(2)和摇臂杆(9)与齿轮盘(3)分别安装固定在轴销(5)和轴销(6)上,轴销(5)和轴销(6)的两端头分别安装轴承,轴承分别安装在壳体上的轴承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制造容易,安装、操作方便,在不破坏原机动车油门控制装置及刹车控制装置的结构,不改变司机常规操作习惯,保证司机和机动车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机动车刹车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机动车刹车联动装置在油门踩到最大时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机动车刹车联动装置作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在图中1壳体,2齿轮盘,3齿轮盘,4凸角,5轴销,6轴销,7轴销,8摇臂杆,9摇臂杆,10拉杆,11挡块,12螺栓,13定位销,14弹簧,15弹簧,16孔,17孔,18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天亮,未经任天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4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螺旋丁字形矿井水仓清淤装置
- 下一篇:带笔桶的外供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