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捻线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1041.3 | 申请日: | 200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廖周荣;黄艺;谢增颖;陈明付;胡光辉;汪学良;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10 | 分类号: | D01H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 地址: | 644002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捻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制线行业中的复合捻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制线行业中较为先进的复合捻线机,是将两根单丝经初捻后,进入并合复捻制成所需要的股线,形式多为双面双层四锭一组锭带卷绕式。双面双层四锭一组锭带卷绕式复合捻线机通常包括上层的上锭带部分和下层的下锭带部分。上锭带部分包括两个由同一个电机驱动的锭盘,每个锭盘经锭带带动4个上锭杆转动。下锭带部分由一个电机驱动一个锭盘,带动4个下锭杆转动。上锭杆上的三元筒丝经过气圈导丝器、分锭导丝器、并丝导丝器,再到移丝杆导丝器后,在罗拉、压辊上绕半圈,再经过叶子板导丝器、钢令圈加捻,最后绕在下锭杆的纱管上。由于目前的现有的捻线机,其上锭带部分的电机驱动上锭盘为两个,每个上锭盘带动4个上锭杆转动;下锭带部分的电机驱动下锭盘为一个,带动4个下锭杆转动。这样形式的捻线机产量低,完全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在不考虑增加产房和捻线机台数的情况下,现有的即使是加长型的捻线机也只能生产180个锭位,生产效率非常低。如果增加厂房和捻线机台数,又需要额外增加生产成本,使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不需要增加厂房面积、整台设备台数和能源消耗的情况下,提高捻线机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捻线机,本实用新型使复合捻线机的锭数增加到300锭/台,大大提高了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捻线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层的上锭带部分和下层的下锭带部分,所述上锭带部分包括由电机上主轴驱动的上锭盘A和上锭盘B,由上锭盘A经上锭带驱动的双面4个上排中锭杆,由上锭盘B经上锭带驱动的双面4个上排外锭杆;所述下锭带部分包括由电机下主轴驱动的一个下锭盘A,由下锭盘A经下锭带驱动的双面4个下排内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锭盘A和上锭盘B之间设有由电机上主轴驱动的上锭盘C,所述上锭盘C经上锭带驱动双面4个上排内锭杆;所述下锭盘A旁设有由电机下主轴驱动的下锭盘B,所述下锭盘B经下锭带驱动双面4个下排外锭杆;其中一面的2个上排内锭杆上的两根丝线经内排气圈导丝器,过桥导丝器,分锭导丝器;其中一面的2个上排中锭杆上的两根丝线经中排气圈导丝器,分锭导丝器;其中一面的2个上排外锭杆上的两根丝线经外排气圈导丝器,分锭导丝器;上述6根丝线任意两根或三根经并丝导丝器,移丝杆导丝器,再在罗拉、压辊上缠绕后;经过内排叶子板导丝器,内排钢丝钩,最后卷绕在下排内锭杆的内排纱管上;或者经过外排叶子板导丝器,外排钢丝钩,最后卷绕在下排外锭杆的外排纱管上。
其中一面的上排内锭杆、上排中锭杆和上排外锭杆上的三元呈由高到低的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差为10-50mm。
其中一面内排钢丝钩、外排钢丝钩分别嵌套在内排钢令圈和外排钢令圈上,所述内排钢令圈和外排钢令圈设于钢令板上,所述钢令板呈阶梯状,所述下排内锭杆下排外锭杆穿于钢令板中,所述下排内锭杆上和下排外锭杆上的纱管呈由高到低的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差为20-40mm。丝线带动钢丝钩在钢令圈上旋转,形成捻度,并同时卷绕在纱管上。
所述上锭盘、下锭盘和上锭带、下锭带之间均设有张紧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不增加厂房面积、整台设备台数和能源消耗的情况下,在现有的捻线机上锭带部分增加了上锭盘C,而由上锭盘C带动双面4个上排内锭杆;在下锭带部分增加了下锭盘B,由下锭盘B驱动双面4个下排外锭杆,由原有电机驱动,从而实现了在充分利用现有捻线机尺寸外型的条件下,不增加能耗就能实现将现有的最多180个生产锭位扩大到300锭/台的生产锭位,从而大大增加了捻线机的生产效率,也节约了生产成本,能完全满足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了砝码。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上排内锭杆、上排中锭杆和上排外锭杆上的纱管呈由高到低的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差为10-50mm;钢令板呈阶梯状,所述下排内锭杆下排外锭杆穿于钢令板中,所述下排内锭杆上和下排外锭杆上的纱管呈由高到低的阶梯状排列,其阶梯高度差为20-40mm。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更换任意一个三元或纱管而不影响整机运行;且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绕丝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锭带部分传动俯视图
图4为下锭带部分传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床带摇架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锭多丝半连续离心纺丝机加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