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单缸柴油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0941.1 | 申请日: | 200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邓锦荣;张火青;杨恒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德力柴油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9/10 | 分类号: | F01M9/10;F01M1/02;F01P5/02;F02F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03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柴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单缸柴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单缸柴油机,特别是立式单缸柴油机,其整机多采用油雾飞溅润滑形式,位于曲轴箱内的润滑油通过机油泵吸进曲轴箱齿轮室内,再由齿轮室内相互配合和高速运动的机件离心运动形成油雾,进入到气缸盖总成摇臂室内腔,实现对摇臂室内腔器件的润滑。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柴油机的工作转速较高时,各摩擦副表面所需油量和油膜不能得到均衡稳定地控制,润滑效果欠佳,油雾润滑形式不能满足柴油机的高转速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柴油机往高转速方向发展。同时,现有立式单缸柴油机多采用飞轮风扇与散热器带导风罩组成的冷却机构,冷却空气进入散热器后需要改变方向,经导风罩再次改变方向从飞轮风扇叶片甩出,空气流向转角多,且冷却气流阻力大,导致冷却风利用率低,不能满足柴油机设计转速大幅度提高后的热负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额定转速较高、润滑效果好、冷却性能好且体积轻巧的立式单缸柴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单缸柴油机,包括底部可盛载润滑油的曲轴箱、与曲轴箱相配的气缸盖总成、气缸总成、与气缸总成相配合的燃油机构及配气机构,曲轴箱内设有传动机构、外挂有冷却装置,配气机构上设有配气凸轮组和摇臂组,配气凸轮组固定在曲轴箱的齿轮室内,摇臂组支承在摇臂座上并固定于气缸盖总成上,传动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起动电机、飞轮齿轮及设于曲轴箱内的曲轴,曲轴上设有与气缸总成内的活塞连接的传动臂,曲轴的一端设有正时齿轮,其特征在于:配气机构的摇臂轴上设有与摇臂轴内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曲轴箱上设有与进油口相配合的润滑油供给机构。
所述润滑油供给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吸油盘、吸油管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导油管道、设于气缸盖总成上的气缸盖油道及设于摇臂座上并与进油口连通的摇臂座油道,配气机构的摇臂上开有与出油口连通的泄油孔。
所述导油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器和分流接头,分流接头的一端接入导油管道,另一端与一油压表连接。
所述气缸盖油道内设有节油销。
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电子扇。
所述气缸总成内的气缸直径在φ80mm至φ11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立式单缸柴油机进行改进,在机器上设有与配气机构相通的润滑油供给机构,使摇臂室内腔实现了压力和飞溅的复合式润滑,保证了各摩擦副可适度、均匀地获取所需的润滑油,摩擦副表面形成适量的润滑油膜,大大提高了机器的润滑效果。另外,柴油机的冷却装置上自挂有电子扇实现了强制抽风冷却,冷却空气通道顺畅,散热器进风效率高,冷却效果好,整机热负荷状态理想且利于节约冷却用水,利于柴油机设计转速大幅度提高后的热负荷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右视剖面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德力柴油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德力柴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化房管道密封防尘盖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集中供气系统的自动控制输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