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楞纸箱印刷开槽、模切联合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8828.X | 申请日: | 2007-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6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啟华;卢湘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康 |
| 主分类号: | B31B1/04 | 分类号: | B31B1/04;B31B1/88;B31B1/22;B31B1/2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宪宾 |
| 地址: | 528252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楞纸箱 印刷 开槽 联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纸箱印刷开槽、模切联合机。
背景技术:
瓦楞纸箱印刷开槽模切联合机都通常由送纸部、多个印刷部和开槽部、模切部、等多个单元机组组合而成。传统的机型是以上各不同功能单元机组按一定的次序紧挨着排列在导轨上,并通过各单元机组之间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实现整套生产线机器的同步协调运转。其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送纸部和印刷部的机架为了工人进入机器进行操作都设计成活动形式,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变换规格和处理调整机器的需要,必须经常停止机器、开合机架,减少了有效生产时间,每开合一次机架,机架与传动件之间都会出现碰撞,容易损坏工件;2)开合机架时如果不注意,会出现误操作夹伤工人的安全事故。3)如果机组要配置多个印刷机组时,动力传递的路线较长,齿轮传动的负荷从输出端向输入端递增,动力输入端齿轮要承受较大的负荷。4)长距离多个齿轮啮合传动由齿隙产生的累积误差,分配到各个机组上会影响印刷的套色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构合理、送纸平稳、工作效率高的瓦楞纸箱印刷开槽、模切联合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各单元机组,吸风传送机构、主轴传动机构、伞齿轮箱、主电机、安装支架,各单元机组分别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相邻两个单元机组之间都留有操作间隔,主电机位于整个单元机组的中部,同时,各单元元机组的下部穿设在同一主传动机构上,吸风传送装置也从各单元机组内部穿过。
所述的主轴传动机构包括有主轴、膜片式联轴器、皮带轮、伞齿轮箱,主轴和伞齿轮箱安装在各单元机组的外侧,主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主轴连接传动,主轴上各单元轴之间通过膜片式联轴器连接。
所述伞齿轮箱安装有两个相互呈90°啮合的伞齿轮组,其中一伞齿轮与主轴连接,另一伞齿轮与单元机组齿轮箱的输入齿轮轴连接。
所述的吸风传送机构由多个在同一平面上的传送箱组成,每个传送箱包括有抽风机及风管,与吸风箱框架下方相联的轮箱接管去接通风管,与吸风箱框架左右侧相联的吸风箱侧封板及同步带传动机构、带轮固定支板、同步带张紧装置、主输入传动,与吸风箱框架上部相联的中间轴承支板、传送轮轴组加上上面的左右托纸封板和前后封板,其中每组传送轮轴组上的轴承分布在左右吸风箱侧封板、中间轴承支板、及带轮固定支板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操作设备更加方便,从而可增加机器的有效生产工时,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伞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分两个角度观察的结构布置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结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所示,本实例的较佳实施方案是,包括有各单元机组1,吸风传送机构2、主轴传动机构3、安装支架4、主电机5,各单元机组1分别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相邻两个单元机组之间都留有操作间隔6,主电机5位于整个单元机组的中部,同时,各单元元机组1的下部穿设在同一主轴传动机构3上,吸风传送装置2也从各单元机组1内部穿过。
见图1、图2所示,主轴传动机构3包括有主轴31、膜片式联轴器32、皮带轮33、伞齿轮箱34,主轴31和伞齿轮箱34安装在各单元机组的外侧,主电机5通过皮带轮33与主轴31连接传动,主轴31上各单元轴之间通过膜片式联轴器32连接。伞齿轮箱34安装有两个相互呈90°啮合的伞齿轮组311,其中一伞齿轮与主轴31连接,另一伞齿轮与单元机组齿轮箱310的输入齿轮轴38连接。
见图3、4、5所示,所述的吸风传送机构由多个在同一平面上的传送箱组成,每个传送箱包括有抽风机21及风管22,与吸风箱框架23下方相联的轮箱接管24去接通风管22,与吸风箱框架23左右侧相联的吸风箱侧封板25及同步带传动机构26、带轮固定支板27、同步带张紧装置28、主输入传动29,与吸风箱框架23上部相联的中间轴承支板210、传送轮轴组211加上上面的左右托纸封板212和前后封板213,其中每组传送轮轴组211上的轴承分布在左右吸风箱侧封板25、中间轴承支板210、及带轮固定支板27上。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康,未经李明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