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底光纤复合电力电缆接头盒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6387.X | 申请日: | 2007-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3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薛济萍;薛驰;冒新国;翟庆华;蔡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G02B6/43;H01R4/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 地址: | 22646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光纤 复合 电力电缆 接头 | ||
1、一种海底光纤复合电力电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弯曲限制器、外锥、内锥、外筒体、承力螺母、光纤单元密封座体、储纤盘、光纤单元密封筒、光单元夹具、连接导管、增绕绝缘体、铅管、热缩套管;
储纤盘通过定位轴连接在两个光纤单元密封座体的中间;光纤单元密封座体通过光单元夹具与光单元连接,光单元夹具为两半圆型开合式夹紧结构;光纤单元密封筒通过承力螺母与密封座体连接;电缆导体连接是通过连接导管压接的;电缆接头绝缘体的连接是通过增绕绝缘体来连接;电缆金属导管连接是通过铅管焊接的;电缆金属外护套是通过热缩套管连接的;外锥和内锥通过连接螺栓将铠装钢丝夹紧;外筒体是固定在内锥上的;弯曲限制器是固定在外锥上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光纤复合电力电缆接头盒,其特征在于电缆接头绝缘体的连接是采用绝缘带、半导电屏蔽带和应力消除带绕包带进行绕包,绕包后黏合成一体,形成增绕绝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3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