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磨损的汽车制动鼓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5689.7 | 申请日: | 2007-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蒋育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育新 |
| 主分类号: | F16D65/10 | 分类号: | F16D65/10;F16D69/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汉钦 |
| 地址: | 214415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汽车 制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部件,尤其涉及汽车制动鼓。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鼓式制动器对汽车进行制动,其由制动鼓及制动片组成,制动片与制动鼓进行摩擦,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由此实现制动。
专利号为0124786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制动鼓,其由一个整体式制动鼓本体与一个筒体式衬套过盈配合连接构成,过盈配合面上再加螺钉或铆钉连接。这种组合式制动鼓存在两方面的缺点:其一,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使得筒体式衬套以及制动鼓本体受到过盈配合应力,制动鼓经使用于制动过程中,筒体式衬套在所述应力的作用下,易于产生裂纹,由此不耐磨损,降低制动鼓的使用寿命。尤其在过盈配合面的螺钉或铆钉连接处,制动时应力更加集中和增强,衬套产生裂纹的可能性更大。
(三)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组合式制动鼓存在的所述技术问题,专利申请人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耐磨损的汽车制动鼓,其有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耐磨损的汽车制动鼓,其包括一个由鼓盘及外圈连接构成的制动鼓本体,制动鼓本体内装置衬套,所述衬套的外壁面与制动鼓本体的整个内表面相衬,衬套的边缘与制动鼓本体的边缘相衬,制动鼓本体与所述衬套之间对应于鼓盘及边缘部位用螺钉固定连接。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内壁面还可以覆盖有高硬度耐磨损层,例如硬金属材料层或高密度陶瓷层等。
本实用新型中,制动鼓本体内采用静配合装置衬套,有效避免了现有组合式制动鼓中过盈配合产生的应力;制动鼓本体与衬套之间对应于鼓盘及边缘部位用螺钉固定连接,避免了现有组合式制动鼓中内衬与制动片的摩擦面上用螺钉固定连接造成的应力集中,加强对制动扭矩的承受力,使内衬在制动时防止裂缝,从而使制动鼓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在衬套的内壁面上覆盖有高硬耐磨损层,硬度比制动鼓本体高,表面粗糙度比制动鼓本体低,进一步提高衬套的耐磨损性能,降低发热量,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由鼓盘8及外圈1连接构成的制动鼓本体,鼓盘8位于制动鼓本体的端面,外圈1位于制动鼓本体的壁面。制动鼓本体内装置衬套4,衬套4与制动鼓本体的整个内表面相衬托,衬套4的边缘有翻边2,翻边2与制动鼓本体的边缘相衬,制动鼓本体与衬套4之间对应于鼓盘8及边缘的部位开有孔,之间用螺钉固定连接。图1中7及6分别为鼓盘8及衬套4上的开孔,3为翻边处的固定螺钉。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汽车上时,可以直接利用原有车轮轴壳的连接螺栓对衬套4进行径向及轴向的固定连接。
见图1,在衬套4的内壁面覆盖有高强度耐磨损层5,耐磨损层5可以由不同的工艺方法制作,例如,用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材料(如低碳或中碳钢)经切削、拉伸等方法制成衬套4,用滚柱、滚轮等对衬套4的内壁进行滚压,在表面形成2毫米左右厚度的冷硬金属材料耐磨损层(硬度为HV280°左右),还可以在上述滚压加工后的表面电镀硬铬或其他硬金属层;又如也可以采用常规工艺在衬套4的内壁面上覆盖一层高密度耐磨损的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育新,未经蒋育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5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力断根嫁接机
- 下一篇:循环热管式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