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输液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22740.0 | 申请日: | 2007-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燕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5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功能多的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输液装置功能单一,在临床急救时需要加压输液治疗,但输液装置没有加压功能,只能采用直径较大的注射器一次一次地向输液瓶内推注空气,来实现提高输液瓶内气压的目的。该种加压方式操作时,需要护理人员两手操作,费力且加压速度慢,容易导致延误抢救时间,而且加注的气体未经过滤,容易造成药液污染,药液输入病人体内容易引起病变造成严重后果。而且注射器频繁的穿刺输液瓶口,形成多个小孔,容易造成药液溢出。而且如果有些重症患者输液时,需要调节并控制输液流量,虽然目前的输液装置设有滚轮式调节机构,但是精度不高,不利于严格控制输液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输液装置,它可实现加压输液并可有效控制输液流量,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瓶、输液管,设置在输液管一端的连接针头插接在输液瓶的橡胶塞上并与瓶内相通,输液管另一端设有输液针头,输液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管和连接针头之间通过三通连接,三通的另一个接口通过单向阀连接一进气管,该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囊的出气口;气囊的进气口处设有单向阀、过滤网;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分支输液管,各分支输液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多通连接输液管,一圆柱支座的顶部沿径向突出形成凸边,各分支输液管中部穿过该凸边上的轴向通孔,凸边上的通孔绕圆柱支座的轴线呈半圆弧形分布,圆柱支座的凸边侧面设有环形滑槽,下壳体顶端设有与环形滑槽配合的挡块,下壳体内壁横向设有半环形输液管压板。
如果遇到急救需要加压输液时,挤压气囊,可以通过进气管、三通向输液瓶内注入经过滤的空气,增加输液瓶的气压。进气管与三通之间的单向阀可以防止药液流入进气管。
需要调节输液流量时,转动流量调节装置的下壳体,输液管压板随之转动,输液管压板转过的角度不同,其挤压的分支输液管的数量不同,实现了对输液流量的精确控制。当输液管压板将全部分支输液管压紧,此时停止输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气囊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连接处设有滤网。
圆柱支座的上方安装有上壳体,两个多通分别固装在上、下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功能多,既可用于普通也可用于加压输液,还能精确控制输液流量,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调节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4为图2的B-B视图,
图中:1输液瓶,2输液管,21分支输液管,3连接针头,4进气管,5气囊,51进气口,52出气口,53单向阀,54过滤网,6流量调节装置,61圆柱支座,611凸边,62下壳体,63上壳体,64多通,65多通,66输液管压板,7输液针头,8三通,9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输液装置主要包括输液瓶1、输液管2,输液管2一端通过三通8接有连接针头3,该针头插接在输液瓶1的橡胶塞上并与瓶内相通。输液管2另一端连接输液针头7,两者之间连接有流量调节装置6。
三通8的另一个接口通过单向阀9连接一进气管4,且进气管4与三通8之间设有过滤网9,该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囊5的出气口52;气囊的进气口51处设有单向阀53、过滤网54。
如图2所示,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6包括多个分支输液管10,各分支输液管10的两端分别通过多通64、65连接输液管,一圆柱支座61的顶部沿径向突出形成凸边611,各分支输液管21中部穿过凸边611上的轴向通孔,凸边611上的通孔绕圆柱支座61的轴线呈半圆弧形分布,圆柱支座61的凸边侧面设有环形滑槽,下壳体62顶端设有与环形滑槽配合的挡块,下壳体62内壁横向设有半环形输液管压板66。圆柱支座61的上方安装有上壳体63,两个多通64、65分别固装在上、下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燕,未经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2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眩目的红外摄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用雾化器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