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碎石球磨一体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8736.9 | 申请日: | 200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3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群生 |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1/02;B02C17/16;B02C23/16;B02C23/02;B07B1/28;B06B1/04;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勇;马应森 |
| 地址: | 3623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碎石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碎石球磨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石材行业快速发展,各类石制品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石、艺术石十分钟爱,如人造鹅卵石、石影石雕等。这些自然石、艺术石可广泛用于户内外,如园林景观、堤岸、围堰、人行道、喷泉及鱼缸等,会带给人们回归自然、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的感受。加工这类自然石和艺术石的原料可采用各类石材加工企业的边角余料或破损料,可以变废为宝、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和造福人类。但是,许多石材加工企业的边角余料或破损料堆积如山,却未进行深加工,其原因在于没有适宜的加工设备。要加工这些边角余料及破损料,需要进行碎石、磨石等加工。现有的企业用传统的碎石机碎石,再用其它设备磨石。现有的加工设备其碎石和深加工是各自独立、截然分开的,普遍存在如下缺点:碎石机结构粗糙,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低,体大质重,浪费原料,粉尘和噪声污染严重,能耗高,经济效益差。所以,造成许多企业不愿意将石材边角余料和破损料进行深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能有效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制造成本低的碎石球磨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设有碎石系统、输送系统、提升系统、球磨系统、料车系统、控制电路和机架。
碎石系统设有碎石电机、传动装置、活动齿形板、静止齿形板、夹角调节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传动装置设有皮带传动机构和曲轴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的主动皮带轮与碎石电机输出轴连接,皮带传动机构的从动皮带轮与曲轴传动机构的曲轴的一端连接,曲轴的另一端与曲轴传动机构的配重轮连接,曲轴通过曲轴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曲轴轴承座还起到调节活动齿形板与静止齿形板间距的作用。活动齿形板通过连接件与曲轴传动机构的曲轴筒连接,静止齿形板设于活动齿形板一侧。夹角调节装置与活动齿形板连接。
输送系统设有输送电机、主动滚筒、从动滚筒、输送带、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的中心距调节装置、上托辊、下托辊和压力传感装置,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滚筒轴的一端连接;主动滚筒通过输送带与从动滚筒连接,主动滚筒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中心距调节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并与从动滚筒轴的两端连接;压力传感装置位于输送带的下方,压力传感装置用于监测输送带的松紧程度,压力传感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提升系统设有料斗、举升油缸和轨道,举升油缸的活塞杆与料斗连接,举升油缸和轨道设于机架上,轨道上设有接触感应器,接触感应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球磨系统设有进料仓、进料门、进料门传动开关装置、滚筒、滚筒传动装置、滚筒轴传动装置、出料门和出料门传动开关装置,滚筒设于机架上,滚筒轴上设有搅拌螺旋板;进料门设于滚筒的一端面上;进料门传动开关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出料门设于滚筒的底部;出料门传动开关装置与出料门连接;滚筒上设有感应器,感应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滚筒的一端面设有滚筒旋转方向的定位感应头,对应于定位感应头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激光发射头。
料车系统设有导轨和料车装置,料车装置设有料车、振动筛盘、筛网和激振装置,振动筛盘设于料车内,筛网设于振动筛盘内,激振装置设于振动筛盘下方。
碎石系统的夹角调节装置由丝杆和丝母构成,丝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活动齿形板的下部,丝杆的另一端与丝母配合;进料口设在活动齿形板和静止齿形板的上方,出料口设在活动齿形板和静止齿形板的下方。在曲轴传动机构的曲轴与配重轮的连接端最好设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输送系统的输送带位于碎石系统的出料口的下方。主动滚筒轴的一端最好装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中心距调节装置可采用2个驱动油缸,2个驱动油缸的缸套安装在机架,2个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前端分别与从动滚筒轴的两端连接。压力传感装置可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器,压力传感器的触头顶压在输送带的表面。输送系统最好设有清扫器,清扫器位于从动滚筒的下方,清扫器的清扫头与输送带表面接触。
提升系统的料斗设于输送系统从动滚筒的下方并与从动滚筒落料位置对应,料斗底部设有车轮;举升油缸的活塞杆可与料斗铰接,举升油缸的缸套与机架铰接;轨道最好呈倾斜状,轨道的上端最好设有上限位槽,轨道的下端最好设有下限位块,接触感应器最好设在轨道的上端和下端。
球磨系统的进料仓可位于提升系统的轨道上端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群生,未经李群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式水媒冷暖空调装置
- 下一篇:气垫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