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8613.5 | 申请日: | 200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赖勇清;柴世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德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3/07 | 分类号: | C03B23/07;C03B23/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 地址: | 35001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荧光 灯管 弯管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型荧光灯管成型尺寸的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该吹涨灯管装置包括一软管1’,该软管1’具有一成锥状的吹头2’,当玻璃管需要吹涨时,将该吹头2’塞进玻璃管3’的端部,并且吹头2’与该端部紧密接触无缝隙,该玻璃管3’的弯管成型的尺寸控制是依靠操作工人用目测的方法控制的,在对绕在弯管模具上的热变形玻璃管吹气膨胀时,当操作工人目测判断玻璃管3’膨胀到符合尺寸要求时,切断气源停止膨胀。该现有的吹涨灯管装置,由于吹头2’与玻璃管3’的端部紧密接触,每天不停重复该接触,造成吹头2’磨损,需要重新更换吹头才能重新达到配合的效果,并且由于玻璃管3’的温度较高,因此,吹头也很容易变形老化,也达不到与玻璃管配合的效果,另外,用目测的方法控制玻璃管的弯管成型的尺寸,操作掌握难度大,造成灯管尺寸精度不高,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寿命长的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主要包括加热变形的玻璃管、弯管模具、吹涨风导管、支架,其中弯管模具、吹涨风导管安装在支架上,加热变形的玻璃管绕在弯管模具上,所述吹涨风导管的吹头为一内空的圆柱体,所述吹头插在加热变形的玻璃管的端部内,吹头的外径小于加热变形的玻璃管的内径。
该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具体为:
还包括光电测量装置,所述光电测量装置的测量光束位于弯管模具的上方或者位于弯管模具的侧边。
所述吹涨风导管为一个,所述加热变形的玻璃管一端头开放,一端头封闭。
所述吹头是金属管或者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的优点在于:吹涨风导管的吹头外径小于加热变形的玻璃管的内径,在吹涨风时,吹头不与加热变形的玻璃管接触,因此避免了吹头的磨损。且吹涨风导管光电测量装置的安装,保证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过程的尺寸得到自动控制,灯管尺寸精度高,一致性好,同时解决了制灯行业制造螺旋型荧光灯管的自动弯管机的关键技术。且业界目前的吹涨灯管装置的吹头与玻璃管采取密封的方式,并且业界一般技术人员都认为没有密封达不到吹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吹头与玻璃管之间是存在缝隙的,但同样达到了吹涨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事先无法预测或者推理出来,因此本实用新型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主要包括加热变形的玻璃管1、弯管模具2、吹涨风导管3、光电测量装置4、支架5。
其中弯管模具2、涨风导管3、光电测量装置4安装在支架5上,加热变形的玻璃管1绕在弯管模具2上。
同时参阅图3,该吹涨风导管3的吹头32为一内空的圆柱体,该吹头32插在加热变形的玻璃管1的端部内,并与加热变形的玻璃管1不接触,即吹头32的外径小于加热变形的玻璃管1的内径。这样的结构,保证即使吹涨风导管3频繁使用,也不会损坏吹头32,吹头32也不会变形,延长了吹涨风导管3的使用寿命。该吹头32可以采用金属管或者玻璃管等硬质材料制作。
该实施例中,只需要一个吹涨风导管3,因此与之配合的加热变形的玻璃管1一端头开放,一端头封闭,从而保证吹涨风的效果,并且同时解决了制灯行业制造螺旋型荧光灯管的自动弯管机的关键技术。
图2中,光电测量装置4的测量光束位于弯管模具2的上方,光电测量装置4的位置能保证其测量光束与弯管模具2上顶部的距离符合灯管要求的尺寸。
图4中,光电测量装置4的测量光束位于弯管模具2的侧边,光电测量装置4的位置能保证其测量光束与弯管模具2的侧边的距离符合灯管要求的尺寸。
加热变形的玻璃管1当被吹涨风导管3吹出的压力气膨胀到被光电测量装置4的测量光束检测到信号时,光电测量装置4自动发出信号切断气源,加热变形的玻璃管1停止膨胀。这样,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过程的尺寸得到自动控制,灯管尺寸精度高,一致性好,也同时解决了制灯行业制造螺旋型荧光灯管的自动弯管机的关键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德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永德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