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外围设备共享服务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6086.4 | 申请日: | 2007-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H04L12/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1福建省福州市金山大道6***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外围设备 共享 服务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共享服务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台计算机类设备通过网络共享使用同一外设的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资源变得廉价起来,对网络资源的投资费用也减少了很多,但外设的发展却远远落后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外设,高昂的成本成为设备广泛使用的绊脚石,因此,如何能够提供更为经济简便快捷的设备共享方法和装置,为市场及业界待解决的课题。
通过网络将外设共享出来供多台计算机使用,这种全新的外设解决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对外设的投资,节约成本,也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将带来极大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共享服务器装置,该装置有利于用户实现异地计算机或多台计算机分时共享使用同一外设,从而节约开支,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共享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微处理器和多种通讯接口,微处理器与多种通讯接口相连接,所述通讯接口中具有网络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使外设具有延伸的功能,外设不再接到计算机本身,而是接到该设备中,将计算机对外设的操作和数据通过网络技术转发到该设备本身,该设备再将操作和数据发送给外设,实现了计算机操作远程外设的功能。
二是满足多台计算机分时共享使用同一外设,使用软件技术实现多台计算机的外设请求队列,满足各台计算机分时使用同一外设。
三是可满足多台计算机同时使用不同外设,对于接在该设备上的不同外设,能够分别被同一或不同计算机同时使用而互不干扰。
四是允许用户通过计算机控制外设和获取外设相关信息,如申请作业,取消作业,查询外设信息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件系统构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有微处理器和多种通讯接口,微处理器与多种通讯接口相连接,所述通讯接口中具有网络接口。所述通讯接口还包括RS232串行接口、并行接口或USB接口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每种通讯接口为若干个。
为了扩大使用功能,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可插拔的扩展接口模块,微处理器与可插拔的扩展接口模块相连接,可插拔的扩展接口模块通过UBS接口与并口扩展模块、串口扩展模块或者USB扩展模块上的USB接口相连接。
上述计算机外围设备共享服务器装置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网与位于异地的计算机相连接。
所述的微处理器中安装有嵌入式操作系统,以控制数据的转发和作业排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硬件和软件来实现工作的:
一、硬件部分包括:
1.计算机25针并口接口电路:本实用新型硬件部分与并口外设连接的接口;
2.计算机9针RS232接口电路:本实用新型硬件部分与串口外设连接的接口;
3.计算机USB接口电路:本实用新型硬件部分与USB外设连接的接口;
4.计算机网络接口电路:本实用新型硬件部分的网络接口;
二、软件部分包括:
1.本实用新型系统软件:提供本实用新型最基本的系统功能,为下面各功能软件的基础;
2.虚拟串口驱动:实现Windows、Linux下的虚拟串口,将Windows或Linux下对该串口的操作数据转发到网络上;
3.虚拟并口驱动:实现Windows、Linux下的虚拟并口,将Windows或Linux下对该并口的操作数据转发到网络上;
4.虚拟USB总线驱动:实现Windows、Linux下虚拟USB总线驱动,将Windows或Linux下对该USB总线的操作数据转发到网络上;
5.作业队列功能的实现:对接入该实用新型的每一外设建立作业队列,实现用户对该外设的请求和排队;
6.外设管理和使用客户端:提供连接服务器、用户登录、设备查询、作业申请、作业取消、事件通知功能;
7.外设管理和使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相对应,提供监听各客户端连接、用户登录验证、设备状态反馈、作业申请、作业取消、事件通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6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仿生眼睛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