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座椅护杆的结合/释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02203.X | 申请日: | 2007-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9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舜民;金俊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D1/00 | 分类号: | A47D1/00;B62B9/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座椅 结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儿童座椅护杆,更明确地,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可拆装式儿童座椅护杆的结合释离装置。
背景技术:
婴/幼儿用的儿童座椅早已是常见的婴/幼儿用品,此类儿童座椅通常会在座椅前方设置了一保护件及/或餐具放置架以防儿童从座椅上跌落及/或提供儿童食物/饮料放置的空间。此外,为了要让婴/幼儿方便进出儿童座椅,该前方护杆或餐具架都被设计成可拆装式。例如,美国专利第5,004,253号揭示了一种婴儿车的可拆装式前方护杆,其通过结合件与婴儿车的架体可拆装式地相结合(如,该专利案图3所示);美国专利申请案公开第2002/0175498A1号中揭示了一种婴儿车的部分可拆装式前方护杆,其借助连结件与婴儿车的架体相连结(如,该专利案图2所示);及美国专利申请案公开第2003/0193232A1号揭示一种婴/幼儿座椅的可部分拆装式前方护杆。虽然已有上述这些可拆装式护杆被揭示,但这些护杆与儿童座椅/婴儿车架体之间的连结构件却存在着机械强度不足的缺陷,因此造成连结构件从护杆或架体上断裂脱落而无法使用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可拆装式护杆结构有的需要用两只手来操作,这在使用者只能用单手操做的情况中(譬如,一只手抱着婴/幼儿,而只剩一只手可操作),会造成操作上极大的不便。因此,在此领域中对于具有充分的机械强度且操作容易的儿童座椅护杆结合/释离机构存在着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合的机械强度够且易于操作的用于儿童座椅的护杆结合/释离装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一种用于一儿童座椅上的护杆结合/释离装置被提供,其中该儿重座椅包含一架体其具有一脚管,及一护杆其可与该架体结合/释离,该护杆结合/释离装置包含:一卡合孔,其开设在该脚管的管壁上;一连接件,其包含一固定至该护杆的第一耦接部,一可耦接至该脚管的第二耦接部,及一介于该第一耦接部与该第二耦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其中该中间部分上形成有一邻近该第一耦接部处延伸至该第二耦接部的凹陷空间;及一卡合机构,其包含一可操作地设置在该凹陷空间内的卡合件及一复位弹性组件,其中该卡合件包含一枢接部其可枢转地耦接至该凹陷空间邻近该连接件的第一耦接部处及一位于与该枢接部相反的一端的扣钩部其可被枢转移动于一卡合位置与一解脱位置之间且在该连接件的第二耦接部耦接至该固定座及该脚管时可与脚管的卡合孔卡合,及该复位弹性组件被设置成将该扣钩部朝向该卡合位置偏动。依据此实施例,该护杆结合/释离装置更包含一固定座,其具有一中空的连接部用来套合固定于该脚管上及一与脚管的卡合孔对齐的通孔。该凹陷空间在靠近该第一耦接端的两侧形成有两个侧向凹部且该卡合件的枢接部包含两个从该卡合件的与该扣钩部相反的一端的两侧横向地延伸出的耳部,且这两个耳部被设置在该凹陷空间的侧向凹部内。该连接件包含一外盖其覆盖该凹陷空间位在该连接件的中间部分内的部分,且在面向该连接件的表面上对应于该凹陷空间的两侧向凹部处形成有两个突起部。该脚管的卡合孔的部分周缘形成有一卡合舌片,用来与卡合件的扣钩部相符合。该卡合件包含一按压部,且该外盖具有一通孔可供该卡合件的按压部突出。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一种用于一儿童座椅上的护杆结合/释离装置被提供,其中该儿童座椅包含一架体其具有一脚管,及一护杆其可与该架体结合/释离,该护杆结合/释离装置包含:一卡合孔,其开设在该脚管的管壁上;一固定座,其具有一中空的连接部用来套合固定于该脚管上及一与脚管的卡合孔对齐的通孔;一连接件,其为一中空的管状构件且具有一固定于该护杆的第一耦接部及一可插入到该脚管内的第二耦接部,其中该第二耦接部上形成有可与该脚管的卡合孔相卡合的弹性卡合结构;及一释锁机构,其相关于该固定座被设置且包含一按钮件及一复位弹性组件,该按钮件被建构成可从一完全不在该脚管内的第一位置被移动至一其至少一部分穿过该脚管的卡合孔的第二位置,且该复位弹性组件被设置成将该按钮件朝向该第一位置偏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2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