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终端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300964.8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峰;史敬威;何君舰;刘晓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100007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网络 连接 方法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终端设备对网络连接进行控制,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网络连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在线时间,避免了对电力的消耗和不必要的流量所产生的通信费用,同时保持了通信的及时性。
背景技术
目前,除了具备传统的基于GSM网络的话音通话功能之外,手机还具备连接到诸如GPRS无线网络的功能。此时,终端设备必须登录到GPRS无线网络中,并每隔一段时间和服务器进行握手,以确定本终端设备仍然在线,并能够通过GPRS网络进行数据的收发。
例如,终端设备登录接入GPRS网络后,终端设备可以看作客户端,网络服务器则可看作服务器端。两端必须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数据交互,以确定终端设备仍然处于有效状态,可以通过服务器收发数据。这个握手过程中,手机等终端设备将处于全速运行状态,将导致整机耗电量增大。此外,握手过程将产生一定的数据流量。如果始终需要建立网络连接,频繁的握手将积累相当多的数据流量,这些流量没有显式地对用户产生增值,如果按流量计费,将产生相当多的累积费用。
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常用手工登录的方法来减少功耗和费用。例如,人们在必要的时候再登录GPRS网络,获取数据,完成后即退出,以避免额外的功耗和费用。与保持持续登录网络相比,这种手动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力和费用的消耗。但这种方法耗费人力,而且无法立刻响应其他人的GPRS呼叫,有可能错过重要的时机。手工控制网络的方法大大影响了通信的及时性。
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和数据流量,并且不影响通信的及时性的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终端设备持续接入网络连接中而导致的耗电大,费用高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终端设备,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在线时间,避免了对电力的消耗和不必要的流量所产生的通信费用,同时能够保持通信的及时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网络连接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在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之后,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连接未被使用的情况下,断开与第二网络的连接;在断开与第二网络的连接的同时接收来自第一网络的特定呼叫;以及接收到所述特定呼叫的情况下,重新建立与第二网络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特定呼叫是短消息、多媒体短消息、电子邮件和话音呼叫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短消息满足预定的格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短消息包含预定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网络是GS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网络是CDMA、WiFi和GPRS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网络是CDMA。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网络是WiFi和GPRS之一。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能够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连接,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网络控制单元,在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之后,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所述网络连接未被使用的情况下,断开与第二网络的连接;接收单元,在断开与第二网络的连接的同时接收来自第一网络的特定呼叫;其中,接收到所述特定呼叫的情况下,重新建立与第二网络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接收单元被实现为执行级别较高的短消息过滤程序。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或者终端设备,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和费用,同时不影响通信的即时性。
附图说明
阅读了下面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之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示出了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操作流程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分成了硬件层,操作系统和应用层,以及介于应用层和操作系统20之间的TSR(Terminate and Stay Resident)模块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电(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电(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