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土栽培模拟系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300321.3 | 申请日: | 200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乔云发;苗淑杰;韩晓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恕平 |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土栽培 模拟 系统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土栽培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土栽培模拟系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无土栽培模拟系统装置,是模拟研究营养元素对作物生理指标中营养元素吸收为一体的系统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将营养元素量控制精确。过去,人们采用无土栽培模拟系统装置较为粗糙,调配营养液浓度手段落后,误差大,精度低。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在市场购买的盆钵做为培养钵,这种培养钵容积很难精确满足试验要求,增大工作量,用苯板或海绵固定植物,测量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误差较大,使一些较小的差异检测不到,部分被忽视。本发明就是针对以上缺欠,进行改进和完善,采取可移动的PVC板固定植物,使检测出的数据准确,精度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以上技术背景出发,对一种无土栽培模拟系统装置进行改进和完善,将培养的过程与测定的过程融为一体,得到准确的测定数据。
本发明的关键是对无土栽培模拟系统装置的培养钵定量化、取样方便不伤作物根系。本发明由、PVC定量盆钵1、PVC钵盖2、嵌苗夹3、通气管4、营养液5、空压机6组成。
这样就能将取样测定的过程与方便培养过程融为一体,最终获得准确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好的满足科研需要。具体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骤:
a.前期准备:在育苗床培育使种子发芽、按要求配制营养液;
b.加营养液: 将预先配制的营养液加满PVC定量盆钵1;
c.移栽:将挑选相对一至预培养的幼苗,用嵌苗夹3固定,放入PVC定量盆钵1内;
d.通气:用空气压缩机6给通气管4不间断供气,调节空气压缩机6气体流量,使作物根系在有氧条件下健康生长;
e.培养:将移栽完的培养钵移入培养场,定期更换钵中营养液5,进行培养;
f.取样:根据试验要求,在不同时间进行取样,取样时直接取下嵌苗夹3进行取样;
g.培养:继续培养。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无土栽培模拟系统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按照附图1组装好本发明,再按如下方法与步骤操作:
a.前期准备:在育苗床培育使种子发芽、按要求配制营养液;
b.加营养液: 将预先配制的营养液加满PVC定量盆钵1;
c.移栽:将挑选相对一至预培养的幼苗,用嵌苗夹3固定,放入PVC定量盆钵1内;
d.通气:用空气压缩机6给通气管4不间断供气,调节空气压缩机6气体流量,使作物根系在有氧条件下健康生长;
e.培养:将移栽完的培养钵移入培养场,定期更换钵中营养液5,进行培养;
f.取样:根据试验要求,在不同时间进行取样,取样时直接取下嵌苗夹3进行取样;
g.培养:继续培养。
本发明在目前研究工作中得到应用,研究磷对大豆结瘤固氮的影响进行了实际检测,较目前采用常规培养方法效率提高1倍,精度提高1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0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