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机械匀墨部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5880.2 | 申请日: | 2007-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唐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汉章 |
| 主分类号: | B41F31/00 | 分类号: | B41F31/00;B41F3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西屯***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机械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械匀墨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的常见的印刷机械的匀墨部件1,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包括三匀墨辊10、11、12,均由匀墨辊侧端的齿轮13、14、15传动带动旋转,在齿轮13与14之间,设有啮合传动齿轮17,在齿轮14与15之间,设有啮合传动齿轮18,而齿轮14、15除负责主动匀墨辊的旋转动作,另外最重要的是带动匀墨辊11、12作轴向滑动横移动作,由于齿轮14、15旋转中作轴向滑动横移,会产生一定的滑动摩擦阻力和正齿轮齿隙的过渡振动,因此此动作常会造成所印刷的图案,由于油墨不均匀,导致颜色深浅不一的墨杠产生,为此,虽然许多厂商一直在研究降低墨杠的办法,但此问题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而他们的措施很可能造成新的问题,这些解决方法及缺点大致如下:
一、将齿轮由标准模数,降为极细模数来带动,以减低横移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和正齿轮齿隙的过渡振动,该办法的缺点是:原齿轮需负责旋转及横向滑动的动作,模数变小后,齿轮刚性不足容易断裂,崩齿或磨损加快,因而将许多主动匀墨辊改为中空管制作,以降低负载重量,但管件易造成墨辊变形的问题。
二、将齿轮制作工艺由滚齿改为磨齿加工,该办法的缺点是:虽横移齿面的顺畅性得到改善,但齿轮横移产生摩擦阻力和正齿轮齿隙的过渡振动情况仍是无法改变的永久机械特性。
三、改变墨辊的硬度:较软的墨辊能减少墨杠,,该办法的缺点是:软墨辊造成机械动力的增加,摩擦阻力亦会使墨辊加速磨损,且对于印刷渐层次较明显的图案时,会变得模糊不清。
四、增加靠墨辊的数量,本办法的缺点是:机械动力负载增加,墨辊接触面积增加,因此浪费过多的油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外端采用皮带轮传动,内端采用内接花键连接的印刷机械匀墨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印刷机械匀墨部件,包括第一匀墨辊、第二匀墨辊、第三匀墨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匀墨辊的旋转轴的端部的圆周上的第一传动皮带轮,所述第二匀墨辊和第三匀墨辊的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的边部均设有一段花键轴和匀墨凸轮,该两花键轴分别套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该两皮带轮轴心处均开设有与花键轴相配合的花键滑套,所述第一传动皮带轮、第二传动皮带轮、第三传动皮带轮圆周端面上共同套设有传动皮带,所述匀墨凸轮外端均设有定位杆,所述两定位杆间紧密套设有一匀墨摇臂,该匀墨摇臂中部设有一轴承定位杆,该轴承定位杆与轴承紧密连接。
所述第一匀墨辊固定旋转,所述第二匀墨辊和第三匀墨辊既能固定旋转,又能通过花键轴与花键滑套的巧妙设计实现匀墨辊无正齿轮齿隙的过渡振动的轴向横移,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已久的墨杠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将外传动由齿轮之间的传动改为同步皮带传动,降低了噪音,通过独创性的内部花键轴与花键滑套的结构来实现墨辊的横移,无正齿轮齿隙的过渡振动,减少了滑动阻力,本发明简化了原有结构,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该部件的钢性和使用寿命,从根本上解决了印刷机械行业多年来高难度的墨杠问题,是对该机械匀墨部件的一次重大革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印刷机械匀墨部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现有印刷机械匀墨部件后视立体图;
图4是现有印刷机械匀墨部件的两匀墨辊之间传动及横移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印刷机械匀墨部件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图8是本发明印刷机械匀墨部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专利印刷机械匀墨部件的第二匀墨辊与传动皮带的配合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花键轴与花键滑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花键轴与花键滑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花键轴与花键滑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花键轴与花键滑套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就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械匀墨部件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汉章,未经唐汉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5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