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枣茵陈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3002.7 | 申请日: | 200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9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石聚彬;石聚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聚彬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1/29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 浩 |
| 地址: | 451161河南省新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枣 茵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枣茵陈茶,同时还涉及一种该红枣茵陈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天所摄取的食物不仅要求能够维持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保健和补益功效。中医认为,红枣入药,性味甘平、无毒,对脾胃虚弱、腹泻久痢、心悸怔忡、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是一味益气养血健脾的良药。红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居百果之冠,比苹果、桃子高80~90倍,比梨高140倍左右,被誉为“天然维生素C丸”。现有的大枣制品主要有滩枣、枣羹、枣酒、枣饮料、枣粉、枣酱、枣片、枣干及枣脯等单一原料的品种,这些枣制品不便于人们携带和食用,并且贮存也不太方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使用时,大多为煎服或外用,使用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方便食用的红枣茵陈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红枣茵陈茶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红枣茵陈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红枣85—95份,茵陈5—15份。
所述的红枣为去核的干枣。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采用了一种红枣茵陈茶的制备方法,将去核的干枣经干燥、糊化,磨微粉,粒度达200—600目;茵陈,磨微粉,粒度达200—600目,与红枣粉混合,制粒。成为冲剂。
本发明的各组份中,红枣,又名大枣、干枣、枣子,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红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红枣入药,性味甘平无毒,对脾胃虚弱、腹泻久痢、心悸怔忡、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是一味益气养血健脾的良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红枣还含有其他多种人体所需的物质,具有不少新的保健功能:抗过敏、抗癌、护肝、缓和药性、康复人体等等。茵陈,味苦、辛,气微寒,阴中微阳,无毒,入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传染性肝炎、胆道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等。本发明的各组份合用,既具有良好的口感,又具有红枣和茵陈的药用保健功能。本发明的红枣茵陈茶冲剂便于储存,携带方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红枣茵陈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红枣90份,茵陈10份。其中,红枣为去核的干枣。
红枣茵陈茶的制备方法,将去核的干枣经干燥、糊化,磨微粉,粒度达400目;茵陈,磨微粉,粒度达400目,与红枣粉混合,制粒成为颗粒冲剂。制粒及糊化为常规工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红枣茵陈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红枣85份,茵陈15份。其中,红枣为去核的干枣。
红枣茵陈茶的制备方法,将去核的干枣经干燥、糊化,磨微粉,粒度达500目;茵陈,磨微粉,粒度达500目,与红枣粉混合,制粒成为颗粒冲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红枣茵陈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红枣95份,茵陈5份。其中,红枣为去核的干枣。
红枣茵陈茶的制备方法,将去核的干枣经干燥、糊化,磨微粉,粒度达600目;茵陈,磨微粉,粒度达600目,与红枣粉混合,制粒成为颗粒冲剂。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聚彬,未经石聚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米软化加香生产方法
- 下一篇:化学试验用漏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