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输工具用的访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2974.4 | 申请日: | 200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N·贝格霍夫;H·弗洛伊茨黑姆;T·克勒门特;W·皮施;R·瓦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B60R25/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江;刘春元 |
| 地址: | 德国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工具 访问 装置 | ||
1.运输工具(FZ)用的访问装置(1),具有下列特征:
用于发送一个或多个应答信号(AS1,AS2)的运输工具侧发射/接收装置(19);
至少一个移动识别发送器(IDI,IDA),包括:
识别发送器侧的发射/接收装置(SE)
用于从运输工具侧的发射/接收装置(19)接收应答信号(AS1,AS2),和
用于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点分析一个或多个应答信号的信号特性;
识别发送器侧的控制装置(ST),用于根据在至少两个不同时间点所分析的信号特性的变化(ΔFS,ΔFR)输出不同的控制指令(VS,DS)。
2.如权利要求1的访问装置,所述访问装置还具有门传感器(TSS),用于检测运输工具的至少一个门(TFZ)的打开的或关闭的状态,其中如果由门传感器识别出关闭的门状态,则运输工具侧的发射/接收装置(19)发出一个或多个应答信号(AS1,AS2)。
3.如权利要求1的访问装置,其中运输工具侧的发射/接收装置(19)另外被设计用来接收用于使运输工具的至少一个门(TFZ)联锁的联锁信号,其中运输工具侧的发射/接收装置(19)响应于对联锁信号的接收而发送一个或多个应答信号(AS1,AS2)。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访问装置,其中在关于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点所分析的信号特性的变化(ΔFS,ΔFR)小于或等于预先确定的阈值(SFS,SFR)时,识别发送器侧的控制装置(ST)输出去激活信号(DS)用于使至少一个移动识别发送器(IDI)、尤其是识别发送器侧的发射/接收装置去激活。
5.如权利要求1或2的访问装置,其中在关于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点所分析的信号特性的变化(ΔFS,ΔFR)大于预先确定的峰值(SFS,SFR)时,识别发送器侧的控制装置(ST)输出联锁信号(VS)用于使运输工具(FZ)的至少一个门(TFZ)联锁。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访问装置,其中应答信号(AS1,AS2)的发送局限于确定的时间片段或确定数量的应答信号。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访问装置,其中应答信号(AS1,AS2)的发送以周期性重复的时间间隔进行。
8.如权利要求4的访问装置,其中移动识别发送器还具有用于通过用户操作的操作元件(TA),通过其操作可再次激活至少一个移动识别发送器(IDI)、尤其是被去激活的其识别发送器侧的发射/接收装置(SE)。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访问装置,其中已发送用于使运输工具联锁的联锁信号的移动识别发送器在确定的持续时间不接收或分析应答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访问装置,其中信号特性包括场强和/或场向。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之一的访问装置,其中由运输工具侧的发射/接收装置(19)发送的应答信号(AS1,AS2)具有相同的和/或始终不变的信号特性。
12.用于运行运输工具(FZ)的访问装置(1)的方法,具有下列步骤:
在运输工具(FZ)侧发送一个或多个应答信号(AS1,AS2);
接收应答信号(AS1,AS2)并且由至少一个移动识别发送器(IDI,IDA)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点分析一个或多个应答信号的信号特性;
由至少一个移动识别发送器根据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时间点所分析的信号特性的变化(ΔFS,ΔFR)输出不同的控制指令(VS,DS)。
13.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首先检测运输工具(FZ)的至少一个门(TFZ)的关闭状态,并且如果检测到了关闭的门状态,则在运输工具(FZ)侧发送一个或多个应答信号(AS1,AS2)。
14.如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首先由运输工具接收联锁信号,并然后响应于联锁信号而在运输工具(FZ)侧发送一个或多个应答信号(AS1,AS2)。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两个所分析的应答信号(AS1,AS2)的信号特性的变化(ΔFS,ΔFR)大于预先确定的阈值(ΔFS,ΔFR)时,移动识别发送器(IDA)输出联锁信号(VS)用于使运输工具的至少一个门联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股份公司,未经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29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