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生态自净式甲鱼养殖清洁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1154.3 | 申请日: | 200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金兰仙;吴伟;石元法;陈家长;兰春春;杨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2;C02F3/1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31112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生态 自净 甲鱼 养殖 清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生态自净式甲鱼养殖清洁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甲鱼养殖主要是采用池塘养殖和温室养殖这两种方式。由于池塘养殖的甲鱼更接近于自然状态,较温室养殖的甲鱼更受市场的青睐,因此池塘养殖在甲鱼养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有的池塘甲鱼养殖大多是传统养殖模式,即以高密度、大量施肥投饵而获得高产量的养殖模式。为了提高单位水体中的甲鱼养殖产量,片面追求高产,往往过分地增加水体营养,过度投饵、施肥和加大放养密度,致使水体中的残剩饵料和甲鱼的代谢排泄物大量积聚,水中有机物、氮、磷含量猛增,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水体自然生态被破坏,甲鱼的病害发生频繁。
现有的池塘甲鱼养殖中水质环境基本处于较恶劣的状态,所采用的修复技术主要是换水和使用水处理剂。换水一方面浪费水资源,另一方面对养殖外环境可能造成污染。而使用水处理剂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往往是短期的,不稳定的,且成本较高。
为了改善水质和防止病害,目前主要的技术手段是加大换水量和使用鱼药。加大换水量一方面浪费了水资源,同时外排的养殖污水给养殖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而鱼药的使用虽然取得了应急治疗的效果,但更多地带来了诸如抗药性、在水产品和环境中蓄积残留等生态后果。因此传统的池塘甲鱼养殖模式虽然能保证一定的产量,但养殖质量和养殖效益并非能得到保证。
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管理和水产养殖污水排放要求的逐步提高,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一部分已越来越受重视。在此情况下必须改变现有的池塘甲鱼养殖方式,建立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新模式。因此生态型零污染的池塘甲鱼养殖技术便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池塘生态自净式甲鱼养殖清洁生产方法,通过对养殖池塘的合理布局,利用无土栽培的植物、沉水植物、固定化微生物等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实现甲鱼养殖池塘中水质的生态自我净化,减少换水率,节约水资源,保证养殖环境的零污染,从而提高甲鱼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池塘生态自净式甲鱼养殖清洁生产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在甲鱼养殖池塘边缘通过移栽的方式栽种伊乐藻,每平方米移栽植株5-8株;
2、甲鱼养殖池塘水面无土栽种水蕹菜:以泡沫板为载体,在泡沫板上打孔,将水蕹菜在枝节处斜着剪断,取3-5株水蕹菜植入泡沫板的孔中,以塞满孔径为准;再将植入水蕹菜的泡沫板每4~6张板拼成泡沫整体板;板与板之间用铅丝固定,每张泡沫整体板装在竹框或木固定支架上,竹框或木固定支架上设有下衬网,最后放入池塘水面即成;池塘水温为:25~35℃,并可定期收获泡沫板上的水蕹菜。
3、甲鱼养殖池塘中固定化微生物生物膜的构建:
在甲鱼养殖池塘中央横向悬挂竹球填料,用绳子固定,每个竹球填料下用重物(砖等)系住;当水温为20~30℃时泼洒微生态制剂,每亩甲鱼养殖池塘水面每7~10天使用1000~1200mL,25~35天形成微生物生物膜;
4、微生物生物膜形成后每25~30天每亩使用微生态制剂1000~1200mL。
所述的载体泡沫板长度为:1.8~2.2m,宽度为:0.8~1.2m,厚度为:4~6mm。所述的载体泡沫板上每隔长25~35cm、宽20cm的间距打直径为1.8~2.2cm的小孔。
所述的下衬网网眼直径为:0.9~1.1cm。
所述的竹球填料直径为:9~11cm。
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包含光合细菌液:15~25重量%、芽孢杆菌液:20~35重量%、乳酸菌液:20~25重量%和酵母菌液:20~35重量%,将四种菌种菌液,按上述比例混合而成。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浙江上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厌氧-缺氧氧化沟工艺反硝化除磷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有线电视的无线播放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