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0299.1 | 申请日: | 2007-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大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6 | 分类号: | H02H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合闸 开关 调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仪器的调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属于电力、电信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重合闸开关是一种利用机械自动化原理结合现代电子技术研制的一种安全用电产品。现有的重合闸开关拥有一个嵌入式的软件系统,而该嵌入式软件只有主体运行软件,没有相应的调试功能,因此导致自动重合闸开关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对其潜在的自身故障做调试分析。同时,在自动重合闸开关安装到电路中后,同样无法对其所处的电路进行潜在的故障原因分析。因此,这种缺陷的存在就限制了自动重合闸开关的故障发现和定位功能,也就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拓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在自动重合闸开关内部设有功能模块,该模块被预设的运行模块所控制,同时在自动重合闸开关内设有相应的控制电路,其中:在自动重合闸开关内设有独立运行的调试模块,自动重合闸开关与计算机相连接,通过计算机对调试模块发布不同的命令对功能模块进行相关调试,将输入和输出的调试数据传送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显示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运行状态和告警情况,并对告警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相关调试为对自动重合闸开关进行显示功能调试、输入功能调试、输出功能调试、数据保存功能调试、模拟/数字转换功能调试。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显示功能调试是调试模块采用不同的命令控制显示电路进行点亮或熄灭。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入功能调试为调试模块采用不同的数字输入状态,将不同的输入状态转换成数据发送给计算机。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输出功能调试为调试模块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控制电路进行动作或停止动作,以此来检测控制电路部分的正常与否。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模拟/数字转换功能调试为调试模块把不同大小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转换得到的信号发送至计算机,以此来确认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的功能是否正常。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调试模块内包括有通信程序模块,通过通信程序模块与连接的计算机进行通信。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告警状况包括但不局限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过高或过低状况、漏电状况、短路状况、过载状况。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对告警情况的处理为断开自动重合闸开关,等待故障恢复后再重新接通自动重合闸开关。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其中:所述的自动重合闸通过接口板与计算机相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通过采用本自动重合闸开关的调试方法,能够对自动重合闸开关进行各种调试,且调试的需求可以通过相连的计算机发给调试模块,调试所得的数据及告警情况能通过调试模块及时回传给计算机。同时,调试模块与功能模块、运行模块相互独立,实现自动重合闸开关在调试模式与正常模式之间的快速切换,易于实际使用中的快速诊断。再者,由于本方法采用的调试模块是独立的,可以实现修改和升级,能增添更多的功能。因此本发明对于现有的电力、电信领域的技术来说,不光光是拓展了一个新的空间,更拓展了自动重合闸开关的功能,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大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大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