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具清洗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86980.9 | 申请日: | 200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笹原文彦;宫瀬启明;上﨑昌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7L15/42 | 分类号: | A47L15/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餐具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放置在筐中的餐具类等被洗净物喷射洗净水以将其洗净的餐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一般的餐具清洗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00996号公报中公开,利用图9、图10对其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
图9为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侧截面图,图10为该餐具清洗机的正面图。如图9、图10所示,以往的餐具清洗机包括:在前面具有开口空间1a的洗净槽1;对开口空间1a进行开闭的门2;设置在洗净槽1的底部中央,用于喷射洗净水的喷嘴3;和配置在洗净槽1内,用于放置餐具类10的上层筐4和下层筐5等。在打开门2时,下层筐5能够在门2与洗净槽1之间沿前后方向16拉出移动。上层筐4由设置在洗净槽1的壁面上的能够沿前后方向16移动的轨道部6支撑。
另外,在下层筐5上的中央附近,固定设置有用于放入勺子、叉子、筷子等刀具(cutlery)的小物品类11的小物品收容具7。在洗净槽1的底部设置有对洗净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器8,在洗净槽1的下部的外侧设置有洗净泵9。在洗净槽1内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12。
另外,加热器8对洗净水进行加热。加热器8配设在洗净槽1的内面的底部,用于对由送风装置13送风的空气进行加热。送风装置13设置在洗净槽1的外面的底部,与在洗净槽1的内面的下部设置的送风口14连通。
洗净槽1内的空气从排气口15排出。在此,排气口15设置在覆盖洗净槽1的开口空间1a的门2的上方。洗净槽1内的空气通过由送风装置13进行的强制排气从门2的前面排出。
接着,对上述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跟前打开门2,将下层筐5拉出到门2上,分别将餐具类10放置在下层筐5上、将小物品类11放置在小物品收容具7上。接着,将上层筐4向前方拉出并放置餐具类10。当关闭门2并开始餐具清洗机的运转时,由加热器8将洗净槽1内的洗净水加热。然后,洗净水由洗净泵9从洗净槽1内的排水口12吸入,被压送到喷嘴3,从喷嘴3猛力喷射。此外,喷嘴3一边旋转一边喷射洗净水。这样,将放置在上层筐4、下层筐5上的餐具类10和放置在小物品收容具7上的小物品类11洗净。
然后,对餐具类10进行涮洗,进行洗涮过程。接着,通过驱动送风装置13,将干燥的空气从送风口14压送到洗净槽1内,将洗净槽1内的潮湿的空气从排气口15排出到洗净槽1外。被压送到洗净槽1内的空气由加热器8加热而成为热风,该热风通过餐具类10之间,使餐具类10上附着的水滴蒸发。另外,该热风直接对餐具类10进行加热,进行将餐具类10加热并干燥的干燥过程,结束餐具清洗机的运转。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结构中,存在当将饭盒的小的间壁、小的食品容器等树脂餐具类放置在上层筐4或下层筐5上时,该树脂餐具类由于从喷嘴3喷射的洗净水的喷射力而被冲起并从上层筐4或下层筐5落下的情况。在落下的树脂餐具类落到加热器8上的情况下,有在干燥过程中会熔化等问题,存在不能对小的树脂餐具类进行洗净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洗净槽内,具有开口部,收纳餐具类的筐;和覆盖筐的上面的一部分,具有开口部的盖,其中,筐的开口部和盖的开口部比餐具类的外形小。
在想要对饭盒的小间壁、小的食品容器等树脂餐具类进行洗净时,将它们放置在筐上,用盖覆盖筐的上面。因为筐和盖的开口部比餐具类的外形小,所以树脂餐具类不会由于从喷嘴喷射的洗净水的喷射力而被冲起并从筐上落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餐具清洗机的侧截面图。
图2为该餐具清洗机的上层筐的立体图。
图3为将该餐具清洗机的盖收纳在筐的下面时的上层筐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该餐具清洗机的上层筐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餐具清洗机的侧截面图。
图6为利用盖将该餐具清洗机的上层筐的右面关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该餐具清洗机的上层筐的右面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将该餐具清洗机的盖立起收纳在上层筐中的状态的上层筐的立体图。
图9为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侧截面图。
图10为该餐具清洗机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6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