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设备进行备份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78584.1 | 申请日: | 200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东;李冶文;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 | 分类号: | H04L1/22;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 杉 |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进行 备份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设备进行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大范围的网络覆盖,网络系统可以包括接 入侧和服务侧中的设备,接入侧是由基站、机房和光纤等设备组成,服务器侧 可以是由各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器等设备组成。
网络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大多是耗材,需要与之对应 的用于备份的备用设备。在传统的模式下,用于传输的网络系统都有一个与之 分离的用于将设备备份的系统。这两个系统一个侧重于网络的设备的维护和实 时检测,一个侧重于备用设备的管理,在这两个系统中并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对 系统全周期运行成本分析。同时也是由于这两个系统的相对独立,运行和维护 人员出于自身的侧重,他们并不关注系统的真正运行成本。维护人员希望保持 足够的备用设备,以便能够随时的替换问题设备。但是由于维护人员没有对网 络的各种类型设备故障的分析,很多时候足够的要求意味着超出足够的备用准 备。例如,按照经验值将网络中运行的某种主用设备和用于备份的备用设备以 10∶1的比例设置,但是,实际上不同设备的生命周期可能很不相同,有些设 备生命周期短,在出现问题时没有足够的备用设备,导致网络系统不能正常运 行,而有的设备生命周期长,那些没有使用的超出部分的备用设备会造成运行 成本的提高。就算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区域(如天气长期寒冷的区域,或天气 长期闷热潮湿的区域)起生命周期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现有的对设备进行备份的方案在确保网络正常运行的同时,很可能 会使得网络建设成本较高,当控制了成本又很可能出现备用设备不足造成的网 络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总之,当前的网络设备备份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 当前网络快速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设备进行备份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存在的当确保网络正常运行的同时很可能会使得网络建设成本较高的问题,当 控制了成本又很可能出现备用设备不足造成的网络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
一种对设备进行备份的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中,建立各类型主用设备故 障的次数与备用设备个数的对应关系,包括:
统计同类型主用设备中出现故障的次数;
根据主用设备故障次数从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出备用设备个数,根据该备 用设备个数确定使用备用设备的最终数量,并按该最终数量为同类型的主用设 备配置备用设备,所述使用备用设备的最终数量大于查找出的备用设备个数;
在备份主用设备时,根据需要备份的主用设备的数量从对应的备用设备中 选择相同数量的备用设备替代主用设备执行业务。
一种对设备进行备份的装置,应用于网络系统中,该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各类型主用设备故障的次数与备用设备个数的对应关 系;
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同类型主用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根据主用设备故障次数从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出备用 设备个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查找模块查找出的所述备用设备个数确定使 用备用设备的最终数量,并按该最终数量为同类型的主用设备配置备用设备, 所述使用备用设备的最终数量大于查找出的备用设备个数;
备份模块,用于在备份主用设备时,根据需要备份的主用设备的数量从对 应的备用设备中选择相同数量的备用设备替代主用设备执行业务。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各类型主用设备故障的次数与备用设备个数的 对应关系,根据统计的同类型主用设备的故障次数从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出备 用设备个数,根据该个数确定使用备用设备的最终数量,并按该最终数量为同 类型的主用设备配置备用设备的方案,在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降 低建设成本,减少备件系统对资金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对设备进行备份的方法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建立对应关系的方法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对设备进行备份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需要进行备份的主用设备都是指在某一设 定区域内,网络系统中同一类型的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