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可并行识别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6734.5 | 申请日: | 200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必胜;杨东凯;张其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H04B1/707;H04L12/4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识别 系统 并行 方法 | ||
1.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可并行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阅读器将帧时隙ALOHA帧长L及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长M设置在查询命令的参数中,所述帧长L及码长M均为正整数,并发送查询命令,启动识别;
步骤12、根据所述的OVSF码长,每个应答器随机生成一个OVSF码索引号(0到M-1之间),并查OVSF码组表确定需要的OVSF扩频码,对应答标识数据进行扩频调制,产生应答信号;
步骤13、应答器在帧时隙ALOHA协议控制下发送应答信号给阅读器;
步骤14、根据所述的OVSF码长,阅读器查OVSF码组表确定所有需要的OVSF解扩码,以帧时隙ALOHA方式查询应答器,对接收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应答信号解扩处理,并进行防碰撞识别,得到应答标识;
步骤15、阅读器发送包含所述应答标识的确认命令,应答器接收到与自己识别号码相符的确认命令就进入确认状态,否则进入仲裁状态;
步骤16、阅读器再发送读取命令,如果参数中不包含指定应答器的识别号码,此时所有处于确认状态的应答器均采用前面各自产生的OVSF扩频码,对自己需要传送的所有数据进行扩频调制并发送,发送完之后,应答器返回到初始状态;如果参数中包含指定应答器的识别号码,此时所有处于确认状态且与指定识别号码相符的应答器均采用前面产生的OVSF扩频码,对自己需要传送的所有数据进行扩频调制并发送,发送完之后,应答器返回到初始状态;
步骤17、阅读器判断当前ALOHA帧是否结束,若是,则执行步骤19;
步骤18、阅读器发送继续查询命令,执行步骤13;
步骤19、阅读器发送查询调整命令,执行下一帧的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可并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OVSF码长为2k,k取值为0到7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可并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OVSF码组表预先存储在应答器中,应答器使用OVSF码在扩频调制之前,先进行密勒编码调制,使得数据成为有利于碰撞检测的双极性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可并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OVSF码组表也预先存储在阅读器中,其中防碰撞识别方法为:如果一帧的一个工作时隙内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应答器具有相同的OVSF扩频码,即没有发生码碰撞,阅读器一次识别所有发送的应答器的标识,或者如果一帧的一个工作时隙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应答器具有相同的OVSF扩频码,即发生了码碰撞,阅读器不识别所有发生了碰撞的应答器的标识,阅读器仍能够识别其它所有没有发生码碰撞的应答器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可并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5还包括:进入仲裁状态的应答器判断是否接收到查询调整命令,若是,则执行下一帧的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可并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9具体为:重新确定下一帧帧时隙ALOHA帧长和OVSF码长,并将其设置在所述查询调整命令的参数中,发送所述查询调整命令,并执行步骤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可并行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9还包括:计算未识别出的应答器的数量,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所述帧时隙ALOHA帧长和OVSF码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7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MP4作为电子音像导游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表的通信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