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面全景视频编码的块尺寸计算方法和传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75443.4 | 申请日: | 200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代锋;张勇东;张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G03B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10008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面 全景 视频 编码 尺寸 计算方法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和图像编解码领域,特别涉及柱面全景视频编码的块尺寸计算方法和基于分块的柱面全景视频编码的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全景视频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和传统的视频相比,具有视野大,分辨率高,数据量大等特点。利用全景视频,观察者视点不变,改变观察方向能够观察到周围的全部场景,而普通的二维视频只反应了全景视频的某个局部。
柱面全景视频是一种常见的全景视频,它相当于一个虚拟的摄像机,把空间中的三维物体投影到柱面上。柱面全景视频的生成可以利用多摄像头或者单摄像头采集系统采集而成。由于投影表面是柱面,所以上下方向有一些盲点。
由于全景视频的视野范围是普通视频的5~6倍,在给用户提供相同的视觉质量的情况下,全景视频的数据量是普通视频的5~6倍。如果按照传统的视频传输方案,全景视频在网络环境下的使用变得困难重重。但是,由于在同一时刻,用户所需要看到的内容只是全景视频的某一部分,所以分块编码与传输成为了全景视频网络传输的常见方案。
在全景视频的分块编码中,分块的尺寸对于全景视频的编码效率以及传输区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两项因素直接决定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如果编码块尺寸小,则传输区域较小,但是编码效率会较低;如果编码块尺寸大,则编码效率较高,但是传输区域也较大。所以在相同的视觉质量下,不同的编码块尺寸,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国内外的一些系统中,基本上没有考虑分块的大小,块大小一般是按照经验决定的,这就导致了传输数据量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柱面全景视频编码块尺寸的选择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计算方法,使得在局部视觉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最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柱面全景视频编码块尺寸计算方法,利用编码全景视频的宽度,涉及的全景视频区域宽度,以及当前视频的影响因子等信息计算得到最优编码块尺寸。包含如下步骤:
柱面全景视频不进行分块直接预编码,得到的全景视频编码的码率R0;
柱面全景视频按照任选的一个块尺寸a进行分块预编码,得到在块尺寸a下的编码码率Ra;
根据公式ωa=(Ra-R0)/R0,计算码率Ra相比于码率R0的增量ωa;
根据公式C=ωa·a·W/(W-a),计算该视频的影响因子C,其中W表示该视频的宽度;
根据公式
基于此块尺寸计算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柱面全景视频编码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而得的块尺寸ame对该视频进行分块;
分块后,对每个块的序列独立进行编码;
选择所需的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传输。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柱面全景视频编码块尺寸计算方法,能够得到一个使全景视频的压缩效率较高且传输区域较恰当的块尺寸。从而使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最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柱面全景视频分块示意图。
图2是ωa与编码块数目和ωa与编码块尺寸的关系图。
图3是柱面全景视频最优编码块尺寸计算方法的操作流图。
图4是柱面全景视频分块压缩和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5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