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包酵母在制备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71858.4 申请日: 2007-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1451152A 公开(公告)日: 2009-06-10
发明(设计)人: 崔京南;钱旭红;徐晓勇;王兴涌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12P7/02 分类号: C12P7/02;C12P7/26;C12P13/00;C12P13/02;C12R1/85
代理公司: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淑章
地址: 200237***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面包 酵母 制备 手性 化合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yisiae)的用途,具体地说,涉及面包酵母在制备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手性1,2-二羟基苊类化合物作为有机合成砌块,用于制备手性药物(T.Jain,I.Jenkins,A.Russell,et al.J.Org.Chem.,1974,39,30)、手性催化剂(A.Sudo,M.Matsumoto,Y.Hashimoto,etal.Tetrahedron:Asymmetry,1995,6,1853)和手性分子探针(A.Merz,F.Diett,R.Tomahogh,etal.Tetrahedron,1984,4,665)。

L.Trevoy等报道了一种制备手性1,2-二羟基苊的方法(L.Trevoy,W.Brown.J.Am.Chem.Soc.,1949,71,1675),该方法的立体选择性和目标产物的收率均不尽如人意(可能是由于苊醌的刚性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位阻,阻止了手性催化剂的接近)。

此外,也有采用化学拆分方法获得手性化合物1-氨基-2-羟基苊的报道(Tetrahedron:Asymmetry,1995,6,1853),但化学拆分法不仅操作步骤复杂(导致高制备成本),而且受到化合物结构限制(不是所有的手性化合物均适用于化学拆分法制备)。

因此,寻找一种既经济简便、又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收率的1,2-二羟基苊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就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说的1,2-二羟基苊类化合物,其具有式A所示结构:

式A中:R可以是:H,卤素(F、Cl、Br或I),烃基,烷氧基,氨基(NH2)或取代氨基。

优选的R为H,卤素(F、Cl或Br),C1~C6的烃基,C1~C6烷氧基,NH2或NHCOR1R1为C1~C3烷基。

更优选的R为H,Br或C1~C3烷氧基。

利用微生物进行不对称合成是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之一。本发明的发明人经广泛及深入的研究发现:利用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yisiae)还原苊醌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B所示)是一种既经济简便、又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收率的制备1,2-二羟基苊类化合物的方法。

式B中:R的含义与前文所述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说的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市售产品。番禺梅山-马利酵母有限公司制造,产品标识登记号:440113-67-578,产品标准号:QB1501。

本发明所说的利用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制备1,2-二羟基苊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将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蔗糖和水置于反应器中,于25℃~30℃(最佳为30℃)搅拌混合。然后向该反应器中加入由苊醌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B所示)和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用量为总反应体系体积的2%至20%为宜)组成的混合物(苊醌类化合物与面包酵母之间的重量比为1:(10~400),最佳为1:100),继续搅拌反应12小时~48小时(最佳为24小时)后,再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硅藻土,搅拌10分钟后过滤,滤饼用乙酸乙酯洗涤,保留经洗涤后的洗涤液;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经洗涤后的洗涤液和萃取液中有机相,经干燥后蒸除乙酸乙酯(溶剂),残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提纯后,得目标物。

其中所说的有机溶剂为C1~C4的一元醇、四氢呋喃(THF)、甲腈(CH3CN)、1,4-二氧杂环己烷、1,2-二甲氧基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和二甲基亚砜(DMSO)。

本发明不仅提供了一种既经济简便、又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收率的1,2-二羟基苊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而且拓宽了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yisiae)的应用领域。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目的是为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但所举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