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亲水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0508.6 | 申请日: | 200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关凯书;王伟;李建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C03C17/23;C04B41/8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亲水二 氧化 纳米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iO2)薄膜,特别是一种在可见光作用下亲水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薄膜表面具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物和亲水性两种功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维持TiO2薄膜的亲水性能,因此在窗户、镜子等玻璃表面镀上TiO2薄膜就可起到透明、防雾和自清洁的效果。
但TiO2薄膜需要紫外线照射时才具有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表现为亲水角很快变大并铺展开而起到透明和自清洁作用。而可见光中含有微量的紫外线,在可见光照射下薄膜的亲水性能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为此人们对TiO2薄膜进行掺杂处理以提高在可见光下的的超亲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公开一种亲水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制备方法,并要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亲水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在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制备过程中添加氨水,包括下列步骤:
①原料配比:原料的组分和体积百分比如下:
钛酸脂 10~20%
无水乙醇 80~90%
氨水 1~5%
盐酸 0.25~0.3%
②配料:选定原料配比,称取一定量的上述物质并制成溶胶;
③涂膜:将所述的溶胶涂布在硬质物体表面;
④热处理:在600℃~1000℃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0.5~3小时,即制得亲水二氧化钛纳米薄膜。
所述的硬质物体的表面为玻璃表面或釉面砖表面。
在步骤③和步骤④之间增加烘干步骤,在热处理烧结前在200~350℃进行烘干。
本发明亲水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制备方法,可按以上步骤:涂膜、烘干和热处理重复操作,制得不同层数及厚度的薄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二氧化钛纳米薄膜制备过程中添加氨水,改变了纳米半导体的结构、表面形貌和表面缺陷程度,从而可提高其禁带宽度内的可见光吸收,试验表明明显地提高了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的亲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取100ml钛酸四丁酯,加入900ml无水乙醇磁力搅拌30分钟,加入1ml氨水和0.3ml盐酸后磁力搅拌搅拌2小时,稳定一段时间后即可获得均匀透明的溶胶;
用浸涂法将溶胶涂玻璃表面,将清洁的玻璃垂直放入溶胶中,然后匀速垂直提拉上来,常温下干燥成凝胶膜;
薄膜在250℃烘干,然后放入电阻炉内以2℃/min的加热速度加热到600℃并保温1小时,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就可在玻璃表面得到相应的薄膜。
按以上步骤:涂膜、烘干和600℃加热保温,重复操作得到2层薄膜。
所获得的TiO2薄膜超亲水性在暗中可维持较长时间。
亲水性实验采用由水滴直径测量计算接触角的方法进行。利用微量进样器在薄膜表面上滴1μL的水滴,在读数显微镜下测量水滴的直径。假使水滴在表面呈球冠形,通过球冠体积公式可以算出水滴与薄膜表面的接触角。
试验证明,所制备的不同氮掺杂量的TiO2薄膜具有十分良好的亲水性能,滴在薄膜表面的水滴迅速铺展开,接触角很快降低为0度。将这些薄膜放置在黑暗的房间里,定期测量其接触角的变化,以测定其在无光照条件下的亲水性维持情况。
在黑暗无任何光照的环境中,不同氮掺杂量的TiO2薄膜亲水性的维持情况。在最初的10天里,所有的薄膜样品的接触角增长都比较缓慢,仅仅从0度增加到7度左右,在这个阶段,TiO2-N3样品的接触角增长比较快。此后,TiO2-N1样品的接触角迅速增加,而其他样品的接触角的增长速度比较平缓。当放置时间达到23天的时候,TiO2-N1样品的接触角已经增加到42.3°,失去了亲水性;其他样品的接触角仍保持在20°以下,其中TiO2-N5样品的接触角最小,为14.9°。
太阳光照条件下TiO2薄膜亲水性的恢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自动抓取卸放机构
- 下一篇:生产超有光特种涤纶短纤维的吹风聚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