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7449.7 | 申请日: | 200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四竃真人;塚本宗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D45/00 | 分类号: | F02D4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曲轴 角速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内燃机的曲轴的旋转角速度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每当曲轴旋转规定角度时产生曲柄脉冲的脉冲产生器、并具有曲柄脉冲产生时间间隔的校正功能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每当内燃机的曲轴旋转规定角度时产生曲柄脉冲的脉冲产生器中的曲柄脉冲产生时间间隔的校正方法。根据该方法,计算在发动机制动动作中的曲柄脉冲产生时间间隔变化量的比率,对该比率进行平均化,由此计算脉冲产生时间间隔的校正值。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71043号公报
即使在发动机制动动作中不向内燃机提供燃料的状态下,由于由内燃机的可动部件的惯性力引起的旋转变动分量包含在所检测的脉冲产生时间间隔内,因而当应用了使用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所计算的校正值时,也能获得排除了这些旋转变动分量的影响的脉冲产生时间间隔。
另一方面,在根据脉冲产生时间间隔进行失火判定的情况下,为了准确地进行失火判定,有必要从所检测的脉冲产生时间间隔中去除由上述惯性力引起的旋转变动分量的影响。当应用了上述现有的校正方法时,由于由惯性力引起的旋转变动分量与由脉冲产生器的机械误差引起的分量一起被去除,因而不能进行准确的失火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一点而作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由惯性力引起的旋转变动分量的影响、可校正由脉冲产生器自身引起的脉冲产生时间间隔的误差、可进行准确的失火判定的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发明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其根据每当内燃机的曲轴旋转规定角度时产生曲柄脉冲的脉冲产生器(12)的输出,检测上述曲轴的旋转角速度,其特征在于,该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具有:平均化单元,其计算按(720/N)度(N是上述内燃机的气缸数)间隔所抽样的表示上述曲轴的旋转角速度的速度参数(CRME)的平均值;学习单元,其根据上述平均值计算用于校正上述速度参数的学习校正系数(KCRREF);以及校正单元,其使用上述学习校正系数(KCRREF)来校正上述速度参数(CRME)。
发明2所述的发明,在发明1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学习单元计算并存储与上述曲轴的1圈旋转对应的上述学习校正系数(KCRREF)。
发明3所述的发明,在发明1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学习单元计算并存储与上述曲轴的2圈旋转对应的上述学习校正系数(KCRREF)。
发明4所述的发明,在发明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平均化单元计算在与上述内燃机的气缸数对应的抽样范围(SMP)内包含的上述速度参数的平均值,上述学习单元计算与位于上述抽样范围(SMP)的中心的规定中心角度范围(LRN)对应的上述学习校正系数(KCRREF),上述抽样范围(SMP)被设定为(720/N)度的奇数倍,上述规定中心角度范围(LRN)是(720/N)度的范围。
发明5所述的发明,在发明4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当上述抽样范围(SMP)超过360度时,上述平均化单元向上述规定中心角度范围(LRN)内的抽样值赋予比上述规定中心角度范围以外的角度范围内的抽样值大的权重,来进行平均化运算。
发明6所述的发明,在发明4所述的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内燃机的曲轴角速度检测装置具有:误差比率计算单元,其通过将上述平均值除以所抽样的速度参数来计算误差比率(KCRERR);以及平均误差比率计算单元,其计算上述规定中心角度范围(LRN)内的所有误差比率的平均值即平均误差比率(KCRERRAVE),上述学习单元通过从上述误差比率(KCRERR)中减去上述平均误差比率(KCRERRAVE)并加上“1”来计算修正误差比率(KCRERRM),根据该修正误差比率(KCRERRM)计算上述学习校正系数(KCRREF)。
与上述曲柄脉冲的产生周期对应的规定角度是((720/N)/M)度,期望的是把M设定为大于等于8的整数而得到比(720/N)度充分小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