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基板及其制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3700.2 | 申请日: | 200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许诗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 泊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装基板及其制法,尤指一种于打线垫上形成打 线金属层的封装基板结构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产品亦逐渐迈入多功能、高性能 的研发方向。为满足半导体封装件高积集度(Integration)以及微型 化(Miniaturization)的封装需求,承载半导体芯片的封装基板,逐 渐由单层板演变成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从而于有限的空间 下,通过层间连接技术(Interlayer Connection)以扩大封装基板上 可利用的线路面积,以因应高电子密度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的使用需求。
目前用以承载半导体芯片的封装基板包括有打线式封装基板、芯 片尺寸封装(CSP)基板及覆晶基板(FCBGA)等;且为因应微处理器、芯 片组、与绘图芯片的运算需要,布有线路的电路板亦需提升其传递芯 片信号、改善频宽、控制阻抗等功能,以因应高I/O数封装件的发展。 然而,为符合半导体封装件轻薄短小、多功能、高速度及高频化的开 发方向,电路板已朝向细线路及小孔径发展。现有电路板制法从传统 100微米(μm)的线路尺寸:包括线路宽度(Line width)、线路间距 (Space)等,已缩减至25微米(μm)以下,并持续朝向更小的线路精度 发展。
请参阅图1A及图1B,为现有封装基板的打线垫上形成打线金属层 的制法剖视图;首先提供一基板本体10,于该基板本体10的至少一表 面具有多个打线垫101,且该打线垫101具有电镀导线102,并于该基 板本体10及打线垫101上形成有一绝缘保护层11,于该绝缘保护层 11中形成有多个绝缘保护层开孔110,以对应显露各该打线垫101及 基板本体10的部分表面(如图1A所示);通过该电镀导线102作为电 流传导路径,以于该打线垫101上形成如镍/金的打线金属层12(如图 1B所示)。
但是,该打线垫101上形成打线金属层12是通过电镀导线102电 镀形成,于该基板本体10上即必须布设电镀导线102,如此则占用该 基板本体10的面积,而无法达到高密度布线及打线垫之间的细间距的 目的。
请参阅他2A及图2B,为现有封装基板的打线垫上形成打线金属层 的另一制法剖视图;首先提供一基板本体20,于该基板本体20的至少 一表面具有多个打线垫201,并于该基板本体20及打线垫201上形成 有一绝缘保护层21,于该绝缘保护层21中形成有多个绝缘保护层开孔 210,以对应显露各该打线垫201及基板本体20的部分表面(如图2A 所示);于该打线垫201上以化学沉积形成打线金属层22(如图2B所 示)。
上述以化学沉积法虽可于该打线垫201上形成打线金属层22,但 因若欲得足够厚度的打线金属层22,则制造成本昂贵,并且因化学沉 积形成的打线金属层22质地较软,与后续打线接合的金线之间的结合 性不佳,而不利于高脚数的使用所需。
请参阅图3A至图3H所示,是以无电镀导线(Non Plating Line,NPL 制法于该打线垫上电镀形成打线金属层的制法;首先,提供一表面具 有多个打线垫301的基板本体30,于该基板本体30的部分表面及打 线垫301上形成一导电层32(如图3B所示);于该导电层32上形成有 第一阻层33a,且该第一阻层33a中形成有第一开口330a,以显露该 打线垫301区域的导电层32(如图3C所示);移除该第一开口330a中 的导电层32(如图3D所示);于该第一阻层33a及其第一开口330a中 形成有一第二阻层33b,且该第二阻层33b中形成有第二开口330b, 以显露该打线垫301,并覆盖位于该第一开口330a中未被该第一阻层 33a所覆盖的导电层32(如图3E所示);由于该导电层32电性连接该 打线垫301,从而通过该导电层32以于该第二开口330b中的打线垫 301电镀形成打线金属层34(如图3F所示);移除该第二阻层33b、第 一阻层33a及其所覆盖的导电层32,以显露该打线垫301及其上的打 线金属层34(如图3G所示);于该打线金属层34上形成一绝缘保护层 35,且该绝缘保护层35中形成有绝缘保护层开孔350以显露该打线垫 301上的打线金属层34(如图3H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带波纹管的连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受压滚动联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