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58679.7 | 申请日: | 200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军;孙德有;马文;苑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 地址: | 1163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轴承 装配 翻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吊装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
背景技术
在多列圆锥轴承装配过程中,需要对轴承组件进行多次翻转、测量,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工人手工翻转或者简单吊索翻转,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并且在轴承组件翻转过程中,各组件相互接触、滑擦,容易造成轴承组件磕碰伤、划伤,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同时保证轴承组件吊装翻转可靠,避免出现轴承零部件磕碰伤的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主要由环形吊索1、横梁2、吊臂3、锁紧手轮4、翻转卡钳5、丝杠7、减速器8、轴承座9、丝母10、副吊臂11及滑动销轴12组成,环形吊索1用吊钩挂到横梁2上,减速器8和轴承座9固定在横梁2上,丝杠7由两个轴承座9支承,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8的输出轴直接连接,锁紧手轮4装在减速器8的输入轴上,丝母10固定在吊臂3上,与丝杠7构成螺纹副;翻转卡钳5插在吊臂3下方的光孔内,组成转动副;副吊臂11的两根吊杆穿过吊臂3底部的光孔,组成滑动副;滑动销轴12穿过副吊臂11底部的光孔,组成滑动副。
上述副吊臂11在不使用时隐藏在吊臂3内,通过弹性销锁紧;所述吊臂3的下端设有四个支脚,以保证翻转吊具不工作时放置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吊具操作方便、可靠,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防止多列圆锥轴承装配时产生磕碰伤、划伤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翻转轴承内组件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翻转轴承外圈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环形吊索,2、横梁,3、吊臂,4、锁紧手轮,5、翻转卡钳,6、轴承内组件,7、丝杠,8、减速器,9、轴承座,10、丝母,11、副吊臂,12、滑动销轴,13、轴承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的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为多功能组合式吊具,适用于直径400mm~900mm、重量不超过300Kg的多列圆锥轴承内组件和外圈在轴承装配时的起吊、翻转。
如图1和图2所示,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由环形吊索1、横梁2、吊臂3、锁紧手轮4、翻转卡钳5、丝杠7、减速器8、轴承座9、丝母10、副吊臂11及滑动销轴12组成,副吊臂11在不使用时隐藏在吊臂3内,通过弹性销锁紧,工作时将副吊臂11拉出,然后将滑动销轴12推出,插入到工件上的孔内。摇动锁紧手轮4,经过减速器8使丝杠7转动,通过丝母10推动吊臂3沿横梁2移动实现工件夹紧、松开。丝杠7分为两段,螺旋方向相反,两侧吊臂同时向内移动夹紧工件或向外移动松开工件。装配时要注意保证两段丝杠的同轴度及吊臂3与横梁2的配合间隙,从而保证吊臂3移动轻松灵活。同一吊具可以实现多列圆锥轴承的轴承内组件和轴承外圈两种工件的翻转。
多列圆锥轴承装配用翻转吊具的工作原理是:转动锁紧手轮4,通过减速器8、丝杠7、丝母10带动吊臂3沿横梁2移动,左右两个翻转卡钳5同时夹紧轴承内组件6,并通过丝杠7的螺纹自锁作用保持夹紧状态,使用门式起重吊或转臂起重吊通过环形吊索1将轴承内组件6吊起后,操作工人用手工来翻动轴承内组件6,实现轴承内组件6绕翻转卡钳5的转动轴线翻转180°;翻转轴承外圈13时,需要使用隐藏于吊臂3内的副吊臂11和滑动销轴12,首先,根据轴承外圈13的大小调整好吊臂3的位置,然后将副吊臂11拉出,推动滑动销轴12插入轴承外圈13圆周上的小孔内,再用起重吊将吊具吊起后,操作工人用手工来翻动轴承外圈13,实现轴承外圈13绕滑动销轴12的轴线180°翻转。翻转完成后,将副吊臂11和滑动销轴12推回吊臂3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