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机动车尾气的催化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58115.3 | 申请日: | 200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军 |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D53/9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179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机动车 尾气 催化剂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净化机动车尾气的催化剂,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尾气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安装催化净化器是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方法。常用的催化剂是能同时净化NOX、CH.CO三种尾气中的主要有害毒物的三元催化剂。现有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一般是以金属或陶瓷蜂窝为载体,使用贵金属(Pt、Pd.Rh)为活性组分,过渡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为助活性组分。催化剂中的Pt、Pd、Rh是构成催化剂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贵金属资源紧张及排放法规的进一步严格,人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既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耐久性能,又要降低贵金属的用量的净化机动车尾气的催化剂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对现有三元催化剂的组成做了改进,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净化机动车尾气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以经稀土元素改性的球形多孔活性氧化铝为载体,贵金属铂、过渡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为活性组分,其工艺简单,贵金属的用量少,催化剂促进机动车尾气中微粒和氮氧化物的互为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微粒和氮氧化物的同时催化净化。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净化机动车尾气的催化剂,其特点是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其中载体为经稀土元素镧、铈改性的球形多孔活性氧化铝,活性组分有铂、钾、铜、镍、钴、铁等,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负载量为:0.04~0.06:1,贵金属担载量为每升催化剂含0.5~1.5g铂。
本发明给出的这种净化机动车尾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称取铂、钾、铜、镍、钴、铁的盐,充分溶于蒸馏水中作为预备液;称取多孔活性氧化铝小球载体(直径10mm,比表面积大于100m2/g),先放置镧、铈混合溶液中浸渍至少1小时后取出,进行干燥预处理。在干燥器中冷却后,放入上述预备液中再次浸渍,并不断进行搅拌,浸渍2小时后取出,干燥1小时后,在电炉中加热,850C下保温8小时,冷却后则制得所需的催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经稀土元素改性的球形多孔活性氧化铝为载体,贵金属铂、过渡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为活性组分,其工艺简单,贵金属的用量少,催化剂促进机动车尾气中微粒和氮氧化物的互为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微粒和氮氧化物的同时催化净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称取铂、钾、铜、镍、钴、铁可溶于水的盐,在25-80℃充分溶于蒸馏水中作为预备液;称取多孔活性氧化铝小球载体(直径10mm,比表面积大于100m2/g),先放置镧、铈混合溶液中浸渍至少1小时后取出,在100-300℃干燥预处理;将干燥后的多孔活性氧化铝放入预备液中浸渍,进行搅拌,浸渍0.5-2小时后取出;取出后在50-200℃干燥1-4小时,750-950℃下保温1-10小时,冷却后即制得所需的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军,未经贾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屏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实训考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