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雨水净化管网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50892.3 | 申请日: | 200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照军;粟海;任宽;宋大伟;贾彤;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照军 |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承欢 |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雨水 净化 管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管网,尤其是一种能够对城市雨水进行净化的管网。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雨水管网是直接将雨水排入河中。但降雨时冲刷地面的雨水不会总是干净的,在长期干旱后尤其如此。最先冲刷地面的雨水会遇到很多污染物,如铅、灰尘、多环芳烃,冬季析出的盐份、橡胶等。更重要的是,雨水管道还会残留一些雨水,在下雨前泵出后严重污染水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城市雨水进行净化的管网。
本发明包括雨水管道和与之分别连接的污水厂进水管道、入河管道,在入河管道内下部设置有可拆卸储泥槽,在可拆卸储泥槽之后的入河管道内设置有其内侧上部凹凸呈锯齿状的突扩陶瓷管,在入河管道内的入河出口处设置有陶粒过滤池。
并且在可拆卸储泥槽、突扩陶瓷管和陶粒过滤池的进出口端设置有过滤网。
在污水厂进水管道、入河管道之间有一个转换闸门,所述雨水管道中设有流量计、水质检测仪,该流量计和水质监测仪通过电气控制单元与转换闸门相连。
在入河管道外的入河出口处设置有吸附氮磷植物的平台,平台后侧安装有由支架臂控制可升降的折叠式叶轮。
管路内设置的流量计、水质检测仪可以根据水量和水质适时控制闸门的开启,调节雨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使雨水的水质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排放,不致对河流水体造成污染。
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雨水进入入河管道,经过可拆卸储泥槽的污泥沉淀过程后流入突扩陶瓷管,在其中雨水进行扰动过滤,进一步降低有害物的含量,净化水质;再经入河管道的入河口处设置的陶粒过滤池或设置的有吸附氮磷植物的平台过滤、吸附后排入河流,保证了雨水水质达标的排放,避免对河流的污染。
平台后侧安装有折叠式叶轮,支架臂15可以将叶轮下降至与河水平面接触处启动,可起到曝气作用,同时将河水扬起,打到岸上,与吸附氮磷植物二次作用,起到进一步净化水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入河管道的入河口处设置的陶粒过滤池示意图;
图3为入河管道的入河口处设置的附氮磷植物的平台及平台后侧可升降的折叠式叶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包括雨水管道1和与之分别连接的污水厂进水管道5、入河管道6,在污水厂进水管道、入河管道之间有一个转换闸门4,雨水管道中设有流量计2、水质检测仪3,该流量计和水质监测仪通过电气控制单元10与转换闸门相连。城市雨水净化管网的入河管道内下部设置有可拆卸储泥槽8,在储泥槽之后管道内设置有突扩陶瓷管9。突扩陶瓷管为上部凹凸呈锯齿状的管路。在入河管道的入河口处设置有以陶粒过滤池11。所述可拆卸储泥槽、突扩陶瓷管和陶粒过滤池的污水进出端设置有过滤网7。在入河管道外的入河出口处设置有吸附氮磷植物13的平台12,平台后侧安装有由支架臂控制可升降的折叠式叶轮14。
管路内的流量计、水质检测仪根据水量和水质适时控制闸门的开启,雨水水质较差时,开启控制闸门使雨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使雨水的水质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排放,不致对河流水体造成污染。
雨水水量较大时,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相对较低,此时,将开启雨水入河管道,关闭污水厂进水管道,使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雨水进入入河管道,经过可拆卸储泥槽的污泥沉淀过程后流入突扩陶瓷管,在其中雨水进行扰动过滤,进一步降低有害物的含量,净化水质;再经入河管道的入河口处设置的陶粒过滤池或设置的有吸附氮磷植物的平台过滤、吸附后排入河流,保证了雨水水质达标的排放,避免对河流的污染。
平台后侧安装有折叠式叶轮,支架臂15可以将叶轮下降至与河水平面接触处启动,可起到曝气作用,同时将河水扬起,打到岸上,与吸附氮磷植物二次作用,起到进一步净化水体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照军,未经杨照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0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楼宇对讲系统及其主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钛酸锂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