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机用讯号插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46165.X | 申请日: | 2007-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讯号 插头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耳机用讯号插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可通过严苛的弯折试验的讯号插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参照图11,为现有耳机用的讯号插头示意图。现有的耳机结构9包含有一耳机座91、一音源线92与一讯号插头93。其中讯号插头93一端为一塑料套931,另一端为一插头932,塑料套931一端包覆着音源线92另一端包覆着插头932。
上述的设计,仅能提供简单的功能,惟,利用塑料套931将音源线92与插头932接设处包覆且使的固定。这样的具体实施方式并无法提供音源线92以相当牢固的方式结合在插头932,塑料套931也无法确实保护音源线92,因此,上述的结构会使音源线92无法有效的耐弯折,而容易因弯折而产生接触不良的状况。除此的外,塑料套931一般都以单一黑色的态样呈现,对于越来越受重视的外观设计而言,这样的外观并无法满足现今求新求变的需求,因此,确实极有待加以改良。希望通过本发明使所述的耳机功能的可靠度大幅提升,并使外观可有还多元化的设计,而提供给消费者还多选择。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的讯号插头在外观上并未有任何的设计,而在功能上又未能确实提供一可靠的设计。现有的耳机并未针对音源线容易因弯折而导致有接触不良的情事加以改善,且在外观上又相当单调,未有任何创新的设计,希望可通过本发明而提供耳机功能与外观还加多元化的设计。
因此本发明想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艺所遭遇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首先提供一种讯号插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穿线:通过一讯号线,穿过一金属环与一线套,并连接一接头;
射出内模: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在所述的接头外形成一接头内模;
射出外模: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在所述的接头内模外形成一接头外模;以及
定位:令所述的金属环与所述的线套分别定位于所述的接头外模。
其次提供一种讯号插头的结构,其是通过上述讯号插头的制造方法制得的,其包含有:
一讯号线;
一接头,其一端连接所述的讯号线,所述的接头与所述的讯号线相接处设有一接头内模,所述的接头内模外表面另设有一接头外模;
一金属环,套接在所述的接头外模上;以及
一线套,套接在所述的接头外模与所述的讯号线上,并与所述的金属环相抵靠。
本发明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讯号线连接在接头,在接头表面埋入射出有接头内模与接头外模,而包覆着讯号线,再定位金属环与线套,这样的设计不仅使讯号插头的外观造型可有不同的变化,因外观的金属环而大幅提升讯号插头的整体质感,而且线套的设计方式,有利于讯号线通过严苛的弯折测试,同时接头并可通过静电放电试验,可避免讯号线爆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讯号插头制造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讯号线穿在线套与金属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讯号线连接接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接头埋入射出接头内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接头埋入射出接头外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金属环定位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线套定位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由图7的8-8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金属环实施为宽板的立体外观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的延续,表讯号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现有耳机用的讯号插头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9-耳机结构;91-耳机座;92音源线;93-讯号插头;931-塑料套;932-插头;(本发明)1-讯号插头;10-讯号线;20-线套;30-金属环;40-接头;41-插设端;42-接设端;43-接头内模;44-接头外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7,为本发明讯号插头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与示意图。本发明讯号插头1是包含有一讯号线10、一线套20、一金属环30与一接头40。讯号插头1的制作流程是依以下步骤进行如下:
穿线:首先,须备有讯号线10、线套20与金属环30,令讯号线10穿在线套20与金属环30。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金属环30是实施为窄板的金属环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