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45872.7 | 申请日: | 2007-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2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峰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2 | 分类号: | B60R21/0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乘员 保护 控制 装置 展开 判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进行安全气囊的展开判断,并使安全气囊展开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将第1碰撞检测单元配置于车辆前端部,将第2碰撞判断单元配置于车室内。根据由第1碰撞检测单元输出的第1碰撞判断信号与由第2碰撞判断单元输出的碰撞判断信号的“与”输出,使安全气囊半展开。此外,根据由第1碰撞检测单元输出的第2碰撞判断信号与由第4碰撞判断单元输出的碰撞判断信号的“与”输出,使安全气囊完全展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441号公报(第2-5页、全部附图)
但是,在以往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方法中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利用“与”判断而进行展开来防止误判断,所以在碰撞时由于电气配线断线或各部破损等导致数据发生异常时,即使一方是正常判断,也会由于另一方的异常而无法展开安全气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抑制误判断的可能性,且能进一步增加在必要情况下展开安全气囊的几率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方法及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乘员保护控制装置具有配置于车辆前端部、检测由碰撞产生的加速度变化的第1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配置于车室内、检测由碰撞产生的加速度变化的第2加速度传感器;该乘员保护控制装置根据由以上述第1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主的判断处理进行的第1展开判断与由以上述第2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主的判断处理进行的第2展开判断的“与”运算,进行安全气囊的展开判断,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出第1加速度传感器异常,则上述第1展开判断强制性地允许展开,根据上述第2展开判断的判断结果进行安全气囊的展开判断。
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充分抑制误判断的可能性,且能进一步增加在必要情况下展开安全气囊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车辆安装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表示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与展开判断有关的结构框图。
图4是在图3的单元结构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中,碰撞检测单元的第1G传感器的电气配线在碰撞时断线了时的展开判断的时间图。
图5是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中的碰撞时通常动作的时间图。
图6是在本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中,碰撞检测单元的第1G传感器的电气配线在碰撞时断线了时的展开判断的时间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中,在转换为强制状态时G大小判断部的判断为关闭,在解除强制状态时G大小判断部的判断为关闭的情况的恢复动作的时间图。
图8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中,在转换为强制状态时G大小判断部的判断为开启,在解除强制状态时G大小判断部的判断为关闭的情况的恢复动作的时间图。
图9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中,在转换为强制状态时G大小判断部的判断由于在锁存计数中而为开启,在解除强制状态时G大小判断部的判断为关闭的情况的恢复动作的时间图。
图10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中,在转换为强制状态时G大小判断部的判断为全部情况,在解除强制状态时G大小判断部的判断为开启的情况的恢复动作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对应于技术方案1、2、3、4、5的发明的实施例1,来说明实现本发明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展开判断方法及装置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说明结构。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车辆安装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实施例1的乘员保护控制装置1中的进行展开判断的结构主要由碰撞检测单元2、碰撞判断单元3、安全气囊展开装置4构成。
如图2所示,碰撞检测单元2设于位于碰撞区的保险杠5或者散热器6上,碰撞区是为了减小碰撞时施加给乘员的加速度而通过变形来吸收碰撞加速度的部分,碰撞检测单元2内置有第1G传感器21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到碰撞检测单元2。
碰撞检测单元2的第1G传感器21在碰撞区内传感检测由碰撞产生的较大的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未经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