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1363.9 | 申请日: | 2007-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尹克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克山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6;A61P33/14;A61K31/19;A61K3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13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胆道 蛔虫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蛔虫症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胆道蛔虫症是蛔虫钻进胆道中所造成的急性阻塞性炎症。其典型症状为突发生的上腹部或剑突下剧烈绞痛。有向上钻顶样感觉,伴恶心、呕吐,疼痛间歇期无任何症状与体征。
目前,人们痪有胆道蛔虫症疾病时,在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人们都是到医院治疗,一般都是使用西药或者打针进行治疗,而在乡镇,特别是一些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人们痪有胆道蛔虫症的疾病时,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如果想要治病需要花费很多的路费去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去求医,加之医院的治疗费用及医药费用昂贵,人们往往不去看病治疗,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痪者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费用低廉的治疗胆道蛔虫症的中药。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方剂:生大黄、乌梅各13克,防己、虎杖各15克,苦楝皮、槟榔、鸡内金各10克,细辛、干姜各3克,米醋40毫升;辅助方剂:有恶心呕吐者加鲜姜10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发热者加蒲公英25克。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药方中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药,然后加上传统的炮制方法制作而成,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药物费用低廉,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该中草药配伍简单,药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药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药,取、用方便,制作方法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药物价格低廉,特别能够适应居住在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的人们使用,对痪有胆道蛔虫症疾病的人们治疗费用低廉,解决了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治病的问题。
该中草药为祖传方剂,主治胆道蛔虫症。用法:先将中药加冷水浸泡2小时左右再煎,取头汁、二汁合在一起,分2-3次服完,在服药前先服米醋30毫升,可加适量温开水稀释,如疼痛较剧时米醋可加量至60毫升顿服,以后每隔2-3小时服米醋1次,可连服2-3次。使用该方剂治疗了胆道蛔虫症病痪者256例,其中使用一个疗程治愈87例,占34%;使用二个疗程治愈93例,占36%;使用三个以上疗程治愈51例,占20%;控制病情24例,占9%;没有治疗效果2例,占1%,对慢性胆囊炎疾病治愈率效果明显,没有治疗效果的病痪者仅占1%,痪者服用该方剂的治疗过程中,没有产生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主方剂:生大黄、乌梅各13克,防己、虎杖各15克,苦楝皮、槟榔、鸡内金各10克,细辛、干姜各3克,米醋40毫升;辅助方剂:有恶心呕吐者加鲜姜10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发热者加蒲公英25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克山,未经尹克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1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端引出线玻封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 下一篇:具网状凹凸表面的聚氨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