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话筒消音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8936.2 | 申请日: | 200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利明 |
| 主分类号: | H04M1/19 | 分类号: | H04M1/19;H04M1/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202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话筒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话筒消音器,尤其是一种能使手机或电话机通话时说话的声音不外传的装置。属于通讯器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和电话机送话和接听都由话筒和听筒完成,当通话时授话发出的声音讯号由话筒的麦克风采集经话机转变成电讯号、电磁波讯号后送出,对方传来的话由听筒接听,由于听筒距耳较近,声音较小,不会外泄,授话时为了使对方能听清楚就得使授话声波讯号有一定的强度,周围的人势必听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很不方便,一方面可能打扰周围的人,另一方面可使隐私和保密的授话被不该听到的人听到,在噪声大的场合还使对方因同时接收到杂音而听不清授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手机和电话机正常通话时消除授话声音外泄的辅助装置
本发明采用在现有的手机和电话机上设置话筒消音器的方法来实现。
话筒消音器由话嘴、消音器、通话管和衔接器组成。通话时话嘴按在嘴上,使嘴授话时的声波讯号不能从话嘴四周传出,只在话嘴内空传播,声波讯号一部分从通话管通过衔接器送到手机或电话机的麦克风上,其余部分经过消音器消音后传到空气中,话嘴和通话管外都有隔音材料。这样就实现了正常给手机或电话机送授话声波讯号又使外传的声波讯号削减到足够小再传入空中,也不会使周围的噪声传入话筒。话筒消音器是辅助设备,是在需要消音时才接入,不用时只要将衔接口与手机或电话机分离就与手机或电话机分开了。
附图说明
图1为话筒消音器示意图。
图2为话筒消音器中的话嘴示意图。
图3为话筒消音器去掉消音器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依次为:话嘴1,消音器2,通话管3,衔接器4,声波传播口5,通话管固定架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话嘴1的设计可以参考肺活量计的吹嘴,能实现封住嘴的四周,内空部分要给说话时嘴唇的运动留出余地,使说话方便。话嘴1可直接用具有隔音功能的材料做成,也可用一般材料做成然后外復盖隔音材料,为了使封住嘴四周说话时舒适些话嘴与脸部的接触部分可用一些软质材料,但不能影响隔音效果。消音器2与话嘴1要紧密联接,说话时的多余的声波通过声波传播口5进入消音器消音后再传到空中,消音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声音的消音效果采用各种消音结构,让说话的声波通过后有效的削弱声波的能量。通话管3是两头通的软空管,声波可以在其中传播,通话管3一端根据实际情况可连接在话嘴上也可连接在消音器上,这端是话机采集说话声波的传入口,要选择好的声波传入位置。图中画的是通话管3连接在话嘴上的情形,在话嘴上设通话管固定架6,通话管3一端固定在通话管固定架6上,管从消声器中伸出,可根据实际情况从底部伸出,也可从边上伸出,外有隔音材料,另一端与衔接器4相通。衔接器4与通话管3连接,衔接器4的作用是让通话管3传来的声波导入手机或电话机的麦克风而不外泄,是通话管的声波的传出口,出口处的环面可用软的隔音材料使之与麦克风相联时紧密接触声波不外泄,衔接器4可设夹子、扣、套等实现随时方便的活接到手机或电话机的麦克风的口子上。衔接器4可以制成专用型和通用型,专用型为用在特定的手机和电话机上,衔接器4根据特定的手机和电话机的麦克风位置特点采用相应的衔接方式;通用型为针对各类手机和电话机的共同特点采用通用的衔接方式,可分为手机通用型和电话机通用型等,手机的品种多也可针对滑盖、直板、翻盖手机的特点分别设计出通用于滑盖、直板、翻盖手机的各类通用衔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利明,未经吴利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8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