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水雾降尘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23065.5 申请日: 2007-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1066515A 公开(公告)日: 2007-11-07
发明(设计)人: 郑炳旭;潘德顺;李战军;马天元 申请(专利权)人: 郑炳旭;潘德顺
主分类号: B01D47/06 分类号: B01D47/06;B05B17/04
代理公司: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亚军;夏新
地址: 510055广东省广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活性 水雾 降尘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活性水雾降尘的方法,及其在建筑物爆破拆除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旧建筑拆除量逐年增加,爆破拆除在城市发展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但爆破拆除所诱发的飞石、振动、噪声、爆风和扬尘这五大公害使许多人谈“爆”色变。爆破拆除时的扬尘直观可视,在这五大公害中人们对爆破拆除的扬尘深恶痛绝。为减少爆破拆除时的扬尘,近年来,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收到了一些成效。但由于人们对粉尘的治理等缺乏系统研究,使爆破拆除的粉尘治理工作一直在方法粗放、手段单一的低水平上徘徊,也难免出现投入大、收效差的结果。为此,有必要采用一种科学、方便、初始投入低的降尘方法来治理建筑物爆破拆除的粉尘问题。

爆破扬尘产生的原因是:炸药爆炸,炮孔周围介质被炸碎产生粉尘;爆破时的气流把爆炸新产生的粉尘、混凝土在断裂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早已沉积在建筑物上的粉尘吹起扩散;建(构)筑物触地时产生的冲击作用引起地面尘土和多年沉积附着在旧建筑物上的灰尘飞扬。目前,国内外的建筑爆破拆除粉尘治理措施的关键几乎都是洒水抑尘:爆破前,预先清理残渣积土、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层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压力喷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直升飞机投水弹等。虽然这些措施效果也比较明显。但爆破拆除粉尘治理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1)对爆破拆除粉尘治理的基础工作缺乏研究。这些工作涉及对爆破拆除介质的认识,爆破拆除粉尘的特性等多方面。

(2)现有治理措施的研究深度不够。以现在广泛采用的洒水抑尘法为例:大家都知洒水能抑尘,但对洒水抑尘机理,被爆体的吸水特性,被爆体的含水量与产尘量的关系等一无所知。

(3)治理措施单一。在粉尘治理中,各单位所用的降尘措施,万变不离其宗,几乎是逢爆(拆)必水,而无其它配套措施。

当前,在空气净化领域,防尘与除尘理论和技术比较完善。在工程领域,化学抑尘技术被认为是近40年来比较新颖和有效的粉尘治理方法之一,其实质是运用化学改性技术加速粉尘的凝并、固结,从而加速粉尘沉降,减少甚至消除粉尘飞扬的机会。该方法自出现以来一直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化学湿润剂抑尘机理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少成果还申请了专利。CN86-2-00123U号专利:连水袋炸药及其分离水袋,试图通过与炸药药卷连在一起的水袋来提高炸药使用的安全等级和降低爆破时产生的炮烟和粉尘,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炸药使用时的风险。CN1034016A号专利:高效水泡泥降尘剂,试图通过在爆破炮孔的堵塞物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来降低煤矿爆破开采、冶金矿山、开掘隧道、开山取石和露天爆破时的粉尘污染。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化学抑尘剂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呈增长趋势,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深入和拓宽。CN2505162Y号专利:大面积快速水雾除尘装置,试图通过在一个大型圆形容器中部布置炸药,将水变成雾来控制爆破拆除时的扬尘。但此专利中,没有明确提出用何种容器、容器大小、炸药量多少、水成雾时间与粉尘产生时间的关系等关键参数。

鉴于此,本发明将化学方法与爆炸方法相结合制造活性水雾来控制建筑物对爆破拆除中的粉尘,使爆破拆除化学抑尘措施更加完善,爆破拆除粉尘治理效果更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水雾的制造方法,使其产生的水雾更细密、丰富,对粉尘的捕捉效果更好,以达到更优的降尘效果;同时还提供上述活性水雾制造方法在建筑物爆破降尘中的应用,以优化爆破中的降尘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活性水雾降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并放入炸药;

2)将步骤1)的水袋在待降尘区域内吊起;

3)将步骤2)的水袋用雷管引爆,即生成活性水雾,捕捉尘粒。

所述水袋为盛装水的塑料袋。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单酰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炸药是国产E1、SB、RJ、WR系列或者岩石型抗水乳化药卷装炸药。

上述步骤1)所述水袋盛装水量为1~4kg;所述表面活性剂加入水袋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所述水袋中放入的炸药量为10g~50g;优选盛装水量为2.5kg,优选放入炸药量为10~30g。

上述步骤2)所述的水袋在待降尘区域内吊起的高度为离地板1~2m,水袋间距为1.5~3m,并按等间距水平分布。

步骤3)所述的引爆是每个水袋中的炸药用1发八号雷管引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炳旭;潘德顺,未经郑炳旭;潘德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3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