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接入移动铁路票务支付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2556.8 | 申请日: | 200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银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张锋 |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移动 铁路 支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接入移动铁路票务支付系统,该系统应用移动通信方式结合银行卡支付方式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铁路售票难题。
背景技术
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建设自1996年启动以来,先后进行了4次版本升级,已建成覆盖全路的计算机售票网络,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异地售票,为铁路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铁路客运服务窗口和网点有限,旅客买票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铁路客运“买票难”屡屡成为被严重关切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民航实现票务电子化,机票支付可以以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方便、快捷的手段来进行,对于铁路客运的竞争优势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目前的客票发售预定形式制约了铁路席位管理、运力调节能力。
近年来铁路自动售票、电话订票、网上订票等售票方式虽都有所发展,但暂不构成铁路票务的主流。而且目前的铁路电话订票、网上订票等方式与支付过程存在脱节现象,因此造成的虚假订票也增加了铁路票务管理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做为铁路票务的支付方式,乘客可以通过多种移动通信方式(语音、短信、WAP、JAVA、USSD等)接入,实现与铁路票务系统的实时对接,可以不受空间和距离限制进行铁路客票购买和查询,而且实时将购票信息反馈给铁路和乘客,并实时通过用户注册绑定的银行卡帐户进行结算;配合自助服务终端,也可以实现自助取票。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接入移动铁路票务支付系统,其组成如图1。系统是一个多层的功能体系结构,包括移动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系统(含接入处理、安全认证、支付网关、业务处理、外部接口等)两部分。
为保证安全性,系统与银行/银联、民航/铁路票务系统物理上通过专线连接;逻辑上以软件接口连接。自助服务终端作为瘦客户端与系统进行连接。
系统与用户的接口形式有两种:一、用户通过手机进行订票;二、用户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或取票点取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与现有铁路客票系统的兼容性,结合金融网络和银行卡支付方式,提供包括多种移动通信方式(语音、短信、WAP、JAVA、USSD等)在内统一的支付平台,实现与铁路票务系统实时对接。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移动通讯方式,远距离进行铁路客票购买和查询,而且实时将购票信息反馈给铁路和用户,并实时通过用户注册绑定的银行卡帐户进行结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多种移动通信方式接入和银行卡支付为手段的铁路客票销售体系,满足旅客多层次需求,极大限度延伸铁路客票服务窗口,进一步提升铁路客票销售渠道网络化、服务手段现代化、运营管理信息化程度。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符合国内金融管理体制和铁路行业特点的业务流程;多种接入方式的综合接入处理,实现接入方式与业务无关;以动态业务加载技术更新系统而不必宕机。
附图说明
图1多接入移动铁路票务支付系统
图2系统的总体架构图
图3系统的多接入综合处理流程
图4系统购票处理流程
图5系统动态类加载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接入移动铁路票务支付系统,其组成如图1。系统是一个多层的功能体系结构,包括移动客户端软件、自助服务终端和服务器系统(含接入处理、安全认证、支付网关、业务处理、外部接口等)两部分。
1、系统的总体架构
系统的总体架构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主要包括通信接入层、业务处理层和外部接口层三层。
1)通信接入层
通信接入层负责各种接入方式流程的实现,实现适配不同接入方式以及终端类型的个性化服务。本层主要功能为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解析用户业务请求(订票/查询)获取充分的业务数据项,并调用业务处理获取业务结果,再根据接入特点将结果反馈给用户终端。
2)业务处理层
业务处理层负责处理和管理用户业务请求(如:订票/查询),这部分是整个多接入移动铁路票务支付处理系统的核心,也是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中心:一方面获取用户的业务请求,另一方面进行业务流程处理并分发业务请求,并存储信息数据。为保证信息传送和处理的可靠性,必须采用消息队列的方式加以实现。
3)外部接口层
外部接口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前置机制与多种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完成通信格式的转换。
2、系统的多接入综合处理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银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张锋,未经北京银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张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2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