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颅内囊性恶性肿瘤治疗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6335.X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科;刘迎恩;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德科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A61M36/04;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颅内囊性 恶性肿瘤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疗器械,涉及一种颅内囊性恶性肿瘤的囊液微创多次抽吸及局部反复多次内放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针对颅内恶性肿瘤,采取手术加外放疗是主要手段。有报道应用Omaya囊向瘤腔内注药,一是需手术抽囊液,二是将放疗药物注入瘤腔,可导致药物外渗,出现其他部位放疗并发症,同时限制多次小量放疗的应用。利用放疗球囊埋入瘤腔的方法可实现反复放疗,但需要开颅手术,创伤大,若肿瘤复发需再次开颅,达不到微创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采用手术加外放疗治疗颅内恶性肿瘤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颅内囊性恶性肿瘤治疗装置,该装置采取微创穿刺肿瘤囊,并可皮下埋藏泵微创穿刺抽出囊液,具有微创反复抽液、微创反复局部放疗、放疗液不外渗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穿刺放疗管、抽液管、注药管、针芯、皮下埋藏泵。所述穿刺放疗管为一设有抽液管和注药管的双腔管,所述抽液管的前端稍长于注药管,并在抽液管的前端部设有抽液口,所述针芯位于抽液管内,所述注药管的前端设有一放疗囊,注药管通过一注药孔与放疗囊相通,所述穿刺放疗管的前端为光滑盲端,所述皮下埋藏泵为一端带管的囊体,并通过一接头与抽液管联接。
所述穿刺放疗管为医用软硅胶材料,直径可设计成5-8cm多种规格,放疗囊容积3-5ml。
临床使用时,CT定位后局麻下切开头皮,颅骨钻孔后将穿刺放疗管置入囊腔,接注射器缓慢抽出囊液,通过接头连接皮下埋藏泵,将埋藏泵埋入皮下。通过注药管涨开放疗囊注入放疗药物,将注药管夹闭后埋入皮下。若肿瘤复发囊内有液体时,可通过穿刺皮下埋藏泵抽出囊液。根据放疗药物的半衰期,通过注药管反复更换放疗囊内放疗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颅内恶性肿瘤微创反复抽液、微创反复局部放疗、放疗液不外渗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放疗囊涨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皮下埋藏泵剖视图
图中:1、穿刺放疗管 2、抽液管 3、注药管 4、抽液口 5、放疗囊 6、注药孔 7、针芯 8、皮下埋藏泵 9、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该颅内囊性恶性肿瘤治疗装置包括穿刺放疗管1、抽液管2、注药管3、针芯7、皮下埋藏泵8,穿刺放疗管1为一设有抽液管2和注药管3的双腔管,采用医用软硅胶材料制成,直径可设计成5-8cm多种规格,放疗囊容积3-5ml,抽液管2的前端稍长于注药管3,并在抽液管2的前端部设有抽液口4,针芯7位于抽液管2内,注药管3的前端设有一放疗囊5,注药管3通过一注药孔6与放疗囊5相通,穿刺放疗管1的前端为光滑盲端,即有利于插防止对穿刺周围的组织造成损伤,皮下埋藏泵8为一端带管的囊体,并通过一接头9与抽液管2联接。
临床使用时,CT定位后局麻下切开头皮,颅骨钻孔后将穿刺放疗管1置入囊腔,接注射器缓慢抽出囊液,通过接头9连接皮下埋藏泵8,将埋藏泵埋入皮下。通过注药管3、注药孔6涨开放疗囊注入放疗药物,将注药管3夹闭后埋入皮下。若肿瘤复发囊内有液体时,可通过穿刺皮下埋藏泵8抽出囊液。根据放疗药物的半衰期,通过注药管3反复更换放疗囊5内放疗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德科,未经孙德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63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