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2773.0 | 申请日: | 2007-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国森 |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A61F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7237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变通 光面 眼保仪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对人的视力障碍进行治疗和保健方面。它是对人的视力障碍进行治疗和保健的一种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
技术背景
随着人类走进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人们对知识越来越强的渴求,人们用眼求知的量和强度也越来越大,许多人的视力因此严重下降,许多学生甚至还小学阶段就已戴上了眼镜。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手术、药物、某些变焦发光仪器对近视进行治疗和保健,但这些治疗保健手段并不理想,有些还存在药物、手术、光污染等二次损伤的风险和危害。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治疗保健手段的不足之处,专门用于对人的视力障碍进行治疗和保健的新的设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是根据光学透镜成像时通光面的大小与成像景深之间的互动原理进行设计的,即根据一定光学成像距离上的通光面小景深大,通光面大景深小的原理进行设计的。这种设计能在循环缓慢改变被治疗或被保健眼睛前方一定距离的通光面大小的同时,引导和迫使眼睛的睫状体运动,使睫状肌随着通光面的大小改变做舒张和收缩运动,使睫状体小带紧张或松驰,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以便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样,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就能逐步引导和迫使人的眼睛进行正确的对焦,从而实现其对视力障碍眼睛的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由遮光装置、循环变通光面装置、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遮光装置的外形类似防尘风镜和双筒望远镜的组合体,其作用是将使用双眼四周的进光严密遮住,只允许光线从遮光装置的进光通道进入使用者的左眼或右眼,循环变通光面装置安装在遮光装置的内部,其功能在于通过装置的运转,循环往复地带动通光片上的通光孔与遮光装置的固定通光孔做循环往复的相对运动,从而循环往复改变使用者左限或右眼前方通光面的大小,从而实现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的治疗和保健目的,驱动装置采用现今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各型号石英钟机芯的电路原理。驱动装置与循环变通光面装置连接,其功能在于带动循环变通光面装置工作运转。
使用者在使用循环变通光面眼仪进行治疗或保健时,只需像戴防尘风镜一样戴好,调整好挡光板转换开关选好左眼或右眼进行治疗和保健。打开电源开关启动驱动装置,用左眼或右眼看前方一定距离处的景物或在一定距离上看电视画面即可,但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不管左右眼视力是否均衡,都必须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推动转换开关更换受光眼睛,以使左右眼受到的治疗和保健均衡。
本发明设计遮光装置、循环变通光面装置和驱动装置并采用景深变焦和双眼平衡循环治疗保健作为对使用者眼睛近视或视力障碍进行治疗和保健手段,其有益效果如下:
1、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的优点在于采用纯物理方法对近视特别是假性近视和视力疲劳进行治疗和保健,避免了因采用药物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采用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和因采用某些产品治疗对眼睛产生光污染等不利因素。因而该仪器的治疗保健对人安全可靠。
2、使用方便随意,一般只须将眼保仪戴好后看电视就可以了,使用者可以一边对眼睛进行治疗或保健,一边还可以享受娱乐的乐趣。
3、使用成本特别低廉,一节质量好的七号电池可以连续使用半年以上,所以使用这种眼保仪几乎无需使用费用。
4、结构简单坚固,操作简便,携带方便。
5、使用范围广,只要眼晴有视力障碍(主要是近视、假性近视)或视力疲劳,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眼保仪进行治疗和保健。
6、可长期使用,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的遮光装置原理的剖面图
图4是遮光装置的挡光板设置的剖面图
图5是循环变通光面装置的原理图
图6是循环变通光面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驱动装置的原理图
图8是驱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9是采用曲轴轮的循环变通光面装置原理图
图10是采用光圈调节器变通光面的原理图。
图11是采用微电脑控制通光面的循环变通光面眼保仪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国森,未经倪国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2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