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播方法和组播系统以及组播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9505.1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冯丹凤;张军平;张慧敏;莫良耀;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志强;麻海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系统 以及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技术,特别涉及组播方法和组播系统以及组播设备。
背景技术
组播(Multicast)是介于单播和广播之间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即数据帧的目的地址为一个组播地址,且发送端只将数据帧传送给属于组播组的多个接收端。无线通信中,组播与单播的区别在于,组播仅发送数据的一个副本;与广播的区别在于,组播流量仅由属于组播组成员的监听设备进行接收和处理。对于这种一对多的数据传输,组播要比单播和广播更为高效。
以无线网状(Mesh)网络中进行组播传输为例,由于该网络中的任何无线设备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Mesh网络节点(例如,MP、MN)或路由器,因此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进行通信,并收发数据。基于上述原理,Mesh网络也被称为“多跳(multi-hop)”网络。然而,在Mesh网络中没有对STA加入组播组进行控制的机制,所有STA均可以随意加入到各组播组中,这种情况下,在下发组播帧时会出现组播泛洪现象。
例如,已加入组播组c的STA希望加入组播组a,则该STA向交换机,即具有接入(Access)能力的Mesh网络节点(例如,MAP)请求加入组播组a,具有接入能力的Mesh网络节点为该STA创建组播组a对应的组播转发项,并向路由器,即增加了出口(Portal)功能的Mesh网络节点(例如,MPP)或Mesh网络外的路由设备,请求创建相应的组播转发项,路由器再根据MAP的请求创建组播转发项。
可见,具有接入能力的Mesh网络节点、增加了出口(Portal)功能的Mesh网络节点和路由设备并不对请求加入组播组的STA作认证,只要STA发出请求就为其创建组播转发项,并将组播数据帧进行转发。因此,按照现有的组播方式进行组播传输,容易引起组播泛洪。如果所有的STA加入了所有的组播组,甚至使得组播不是组播,而是广播。
这就为Mesh网络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负担,还严重影响到了系统的安全性。而且,Mesh网络是无线传输环境,并不能像有线网络一样采用端口控制等一些方式来控制组播泛洪,因此组播泛洪的危害在Mesh网络中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现有的组播技术在传输组播帧时,为系统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且不能有效地保证组播的安全性,从而使得组播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播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组播泛洪,减少网络负担,提高组播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播系统,能够有效抑制组播泛洪,减少网络负担,提高组播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播设备,能够有效抑制组播泛洪,减少网络负担,提高组播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的一个主要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端根据接收端的加入组播组请求,对请求加入组播组的接收端进行认证;
发送端将认证通过的接收端添加到其请求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转发项中,并向转发设备发送加入组播组请求;其中,所述转发设备根据来自发送端的加入组播组请求,将该发送端添加到其请求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转发项中。
根据上述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播系统,包括:接收端、发送端和转发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端,用于向发送端发送加入组播组请求,请求加入组播组;
所述发送端,用于根据来自所述接收端的加入播组组请求,对请求加入组播组的接收端进行认证;将认证通过的接收端添加到其请求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转发项中,即更新或创建转发项,并向转发设备发送加入组播组请求;
所述转发设备,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端的加入组播组请求,将该发送端添加到其请求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转发项中。
根据上述的再一个主要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播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接收来自外部的加入组播组请求,并提供给认证单元;接收认证单元提供的认证结果,向转发设备发送加入组播组请求;
认证单元,接收收发单元提供的加入组播组请求,对该请求进行认证,将认证通过的接收端添加到其请求加入的组播组对应的转发项中,并将认证结果提供给收发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9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准二维磁性流体加速度传感器
- 下一篇:厨房用的排油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