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技术及其专用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67646.1 | 申请日: | 2007-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仁坤 |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32浙江省绍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解 水中 合成 产生 新能源 技术 及其 专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尤其与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技术及其专用系统有关。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的不断增加,现有能源的提供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的重大障碍,现有大量使用的能源,无一不是以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急剧恶化来获取的,而现在的太阳能、风能、潮能等清洁能源,由于无法解决能源的长期贮存、时控性、随意性等问题而未能得到普及,核能虽然是目前最接近理想的能源,但其庞大的系统及潜在的安全问题和无法小型化等不足,也是其不能社会化利用的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长期贮存、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意性好,清洁高效环保,十分适于家庭、汽车及中小型工厂使用的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技术及其专用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技术:利用太阳能提供原始的小型能量,根据霍夫曼电分解水的原理,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利用空气压缩技术把分解后得到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压缩到二只贮存罐中进行收集贮存,在需要时,提取二种气体进行自然合成燃烧作功产生新的能源。
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技术的专用系统,包括水箱,介质箱,霍夫曼电分解水装置,氧气室,氢气室,氧气压缩泵,氢气压缩泵,氧气贮存罐,氢气贮存罐,氧气减压阀,氢气减压阀,氧气调节阀,氢气调节阀,燃烧室,太阳能供电板及直流电机,水箱、介质箱、氧气室和氢气室分别与霍夫曼电分解水装置连接,氧气室、氧气压缩泵、氧气贮存罐、氧气减压阀及氧气调节阀按顺序分别连接,氢气室、氢气压缩泵、氢气贮存罐、氢气减压阀及氢气调节阀按顺序分别连接,氧气调节阀和氢气调节阀分别与燃烧室连接,直流电机分别与氧气压缩泵和氢气压缩泵连接,太阳能供电板分别与霍夫曼电分解水装置和直流电机连接。
所述的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专用系统,其直流电机为低功耗微型直流电机。
所述的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专用系统,其燃烧室为氢气在氧气环境中的燃烧室。
所述的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专用系统,其燃烧室为内燃机作功室或燃气具的燃烧部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采用单晶或双晶可控硅太阳能发电板,所产生的直流电源能直接用于霍夫曼电分解水装置上,对水进行氢氧分离,然后将分解后得到的氢氧气体分别压缩贮存到相应的贮存罐中,在需要时,只需打开调节开关,将氧气和氢气注入燃烧室进行燃烧作功推动内燃机或直接燃烧供家庭需要;(二)是太阳能电源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清洁安全的能源,其存在着在阴雨天气发电功率相应减小和贮存的问题,但其有着无电源生产成本,无污染,保养费用极低可长期工作等优点;(三)是水,包括海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随手可取的资源,而水分子通过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后,皆可燃烧,产生能源作功,而且其燃烧后产生的物质为水,可重复使用,对环境无污染;(四)是霍夫曼电分解水装置对电流的要求很低,就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而气体压缩泵的压缩过程十分完美,太阳能供电板所发出的电流供应上述二个装置所需的能源绰绰有余,而只要有可见光,就可长时间分解水和压缩气体;(五)是由于氢气和氧气经过压缩后体积很小,在密封状态下可长期贮存,而且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温度是空气中的1.5倍,其在燃烧室中产生的能量足够推动现有的内燃机;(六)是本发明把太阳能和水中蕴藏的能量结合在一起转化为更大的能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专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分解水中的氢和氧再合成产生新能源的技术为:利用太阳能提供原始的小型能量,根据霍夫曼电分解水的原理,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利用空气压缩技术把分解后得到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压缩到二只贮存罐中进行收集贮存,在需要时,提取二种气体进行自然合成燃烧作功产生新的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仁坤,未经王仁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蜡制品专用渗透水转移贴纸
- 下一篇:中药渣作为造纸制浆原料的用途





